江从庆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江从庆

江从庆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低位直肠癌诊治中心、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治疗中心 特色: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顽固性便秘、大肠息肉病及炎症性肠病)、经肛门微创痔疮、直肠脱垂

寄语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低位直肠癌诊治中心、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治疗中心 特色: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顽固性便秘、大肠息肉病及炎症性肠病)、经肛门微创痔疮、直肠脱垂

专业方向

肛肠科

专业擅长

结直肠肛门外科,尤其是结直肠肿瘤(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慢性便秘(常规及腹腔镜微创手术)、直肠脱垂(常规及腹腔镜微创手术)、大肠息肉病(常规及腹腔镜微创手术)、骶前肿瘤(常规及腹腔镜微创手术)、炎症性肠病(常规及腹腔镜微创手术)、肠梗阻、直肠脱垂、肛门失禁、急腹症、混合痔(PPH、STARR、常规手术)、直肠阴道瘘、藏毛窦、肛裂、肛瘘、肛乳头肥大等疾病的诊治

执业地点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个人简介

结直肠肛门外科专科医生,中共党员,博士,二级主任医师,教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支部书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低位直肠癌诊治中心主任。
2000年参加工作,自2001年起,曾先后到上海长海医院、法国南锡大学医学院附属Brabois 医院及美国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等医院进修结直肠肛门外科2年半,回国后一直致力于推广国际结直肠肛门外科新技术、新理念和规范诊治流程。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在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结直肠肛门外科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便秘、经肛门腔镜切割缝合器直肠前突修补术等便秘治疗新技术,在国内较早开展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肛提肌成形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Pouch肛管吻合术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移动皮瓣成形术治疗复杂性肛裂,PPH治疗重度痔疮,直肠阴道瘘修补术,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等。现负责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内的多项结直肠肛门外科研究课题。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 SCI 25篇),有关直肠癌、便秘诊治的两项新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各一项。擅长结直肠肛门外科,尤其是结直肠肿瘤、慢性便秘、直肠脱垂、大肠息肉病、肛门失禁、混合痔(PPH、常规手术)、炎症性肠病、直肠阴道瘘、藏毛窦、肛裂、肛瘘、肛乳头肥大等疾病的诊治。

社会任职

湖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委员 兼功能性疾病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分会TaTME专委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微创解剖学组 委员
第二届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 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造口专委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便秘专委会委员
中国结直肠外科医师青年联盟成员
湖北省卫健委结直肠肛门外科质控中心 副主任
湖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武汉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腹部外科》、《武汉大学医学版》及
《当代医学》等编委

获奖荣誉

2013年入选武汉市首批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
2018年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两湖(湖南湖北)赛区冠军,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达人赛“年度达人”。
2019年第三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获得者。
2021年荣获武汉大学“医德楷模”称号。

科研成果

一、在国内率先开展并报道三项便秘治疗新术式:
新技术I: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国内率先开展:2004)
新技术II: Bresler手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国内率先开展:2008)
新技术III:TST STARR+手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国际率先开展:2013)
参与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处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 《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16)》及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 《慢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等的制定。

二、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常规开展腹腔镜或机器人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LVMR)、Altemeier手术和Delorme术。
在国内报道了最大宗直肠脱垂病例Altemeier手术疗效。我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腹腔镜引导直肠脱垂经会阴手术,成功解决了5cm直肠脱垂患者或者手术后出现轻度复发患者的术式选择难题,论文发表在2021年Int J Surg。最近,我们中心牵头的Altemeier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多中心研究结果发表在Br J Surg上。我们团队目前正在牵头制定国内第一部《直肠脱垂中国诊治专家共识》。

三、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手术及术后康复体系的建立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一直是公认的难点问题,更是患者的刚性需求。在省内成立首家低位直肠癌诊治中心,在国内较早开展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完全经腹入路PISR术及术后盆底康复治疗。截止2022年4月,我们团队已为180例超低位直肠癌成功施行了腹腔镜微创根治保肛PISR手术,手术量位居全国前列。近4年在国家及省市级学术会议上腹腔镜ISR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演讲30余次,主办超低位直肠癌手术培训班和研讨会4场 (珞珈结直肠高峰论坛、中华消化外科教育学院低位直肠癌手术研讨会)。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oncology》等杂志上。

四、腹腔镜全大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我们团队自2003年建科起在国内较早进行了FAP的规范化诊断和手术治疗,已为近百位FAP患者顺利地进行了手术。近7年来,江从庆教授将腹腔镜微创技术运用于FAP的手术治疗,并针对不同病人(息肉分布、病理类型、年龄、基因突变状况、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等),依据国内外最新诊疗指南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腹腔镜、创新的直肠盆腔游离技术以及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surgery, ERAS)理念,不仅使切口微创,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充分保护了患者的功能(排尿排便、性功能、生育功能),大大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该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和《中华炎症性肠病杂志》等国内权威期刊上,给广大FAP患者带来了福音。江从庆教授团队在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等学术会议作关于“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储袋肛管吻合术”的学术演讲达20余次,《健康报》、《湖北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亦对本团队治疗FAP取得的良好疗效进行了专门报道。2018年本团队在iSurgery专业网站上发布了《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原创手术视频,向同行分享团队治疗FAP的微创技术。2020年9月10日江从庆教授团队通过博鳌外科手术直播进行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治疗FAP的手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