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献国:[生活医嘱]
肾病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免疫重构策略——运动和心理疏导
世界肾脏日的官网为我们提供了八条“黄金法则“,第一条就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和活跃。
肾病小朋友到底怎么运动?
国外文献明确指出:有严重低白蛋白血症的肾病患者有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风险。预防措施包括:规律下床运动、避免低血容量引起的血液浓缩、尽可能避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以及早期治疗脓毒症或容量不足。文中提及即使在肾病急性期,大量蛋白尿,严重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也应该规律下床运动(Exercise),特别强调:不是简单活动,是运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一项报告显示,运动能够帮助“冲洗”肺部细菌,还能使白细胞流通更迅速,提高免疫系统检测疾病能力。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都能够增加人体肌肉量,维持营养状况。
清代曾懿在所著《女学篇·第五章第五节·勿拘束》中描述“小儿居恒好动而恶静,乃天然之体育,于卫生最为有益,切不可阻其生机,亦不可拘束过严,使小儿萎靡不振,致成窳闬不灵之器矣”。民国时期编撰的《万有医库·第二十八编·小儿科》云:“清晨应使儿童偕伴侣外出作外运动,藉以呼吸新鲜空气。其在婴儿,可使人卧于四轮笼车中,推行于阳光充足,空气新鲜之地,使婴儿身体活动,作自然之呼吸”。
许多观察数据显示,体力活动水平更高与许多慢性病的发生率更低相关。反过来,锻炼不足是导致期望寿命减少的原因之一。体力活动产生的能量是能量平衡的组成部分,在肥胖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中特别重要。能量消耗包括静息(基础)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REE)(例如,产热以维持体温,维持跨细胞离子梯度,以及维持静息时的心脏和呼吸功能)、膳食生热作用和体力活动。Gordon等研究发现:虽然运动会导致部分肾病患者暂时性增加尿蛋白排泄,但没有证据表明其会促进慢性肾病的进展。因此,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可参加有氧和阻力运动,只要初始运动强度低、运动量小,并根据耐受程度缓慢增加。运动类型首选包含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的多成分运动计划。例如,一项包含平衡训练(15分钟)和柔韧训练(15分钟)(尤其针对年长成人)、有氧运动(30分钟)以及高强度抗阻训练(30分钟)的运动计划可能是有效的。然而,任何形式的体力活动都比不活动要好,在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时,将患者愿意执行且能够执行的运动组合起来可能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Colberg等认为每周的活动应分散在至少3日进行,不要连续2日以上不运动。大量运动(每周7小时)可能有利于长期维持减重。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针对美国人的体育活动指南建议成人每周做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者两者兼顾。
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免疫重构策略——心理疏导
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