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医生完整介绍

擅长

各种消化道各种疾病,尤其是早期胃癌、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如蓝激光,MBM,ESD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球溃疡,幽门螺杆菌等。消化道肿瘤易感基因检测,以及各种肠道,胰腺,肝脏及胆道疾病。团队能进行消化道早,中,晚期肿瘤的一体化治疗,包括高危因素筛查,内镜诊断,微创治疗,外科治疗,化疗,免疫状态评估与治疗, 免疫治疗疗效及免疫毒副作用评估,营养支持,患者宣教

简介

李渊,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博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后在北医三院消化科工作。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博士。2009.8-2010.10年在美国德州医学中心Baylor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前美国胃肠病主席,著名医学家David Graham教授。研究内容为H.pylori耐药机制的相关研究。发现H.pylori对克拉霉素耐药的一种简便检测方法。发表文章20余篇。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主要研究领域:上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癌,胃食管反流病,H.pylori及消化道肿瘤基因筛查。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消化系分会生物样本库和转化医学协作组 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系分会营养学组 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病理学协作组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内镜学组 委员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编委

《中国全科医学》编委

《中国当代医药》编委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获奖荣誉

2002年 全国消化中青年学术会议二等奖

2005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学优秀个人奖

2011年 北医三院优秀发明专利奖

2012年 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发明专利奖

2012年 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博士论文(为指导教师)

2015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2016年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优秀援藏干部

2016年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二等奖,排名第五

2016年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华夏医疗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2016年 “组团式”援藏团队获2016年度“最美医生团队”称号

2016年 北医三院优秀援藏个人

科研成果

学术文章: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SCI 14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7篇。 代表性论文 1 Li Y, Li CF, Zhang J, Xia XF, Zhou LY, Liu JJ, Song ZQ, Lv YM, Wang AY, Zhang YP, Liang CF, Shi YY, Quigley EM, Huang YH, Ding SG.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who develop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Int J Colorectal Dis. 2016;31(7):1375-6. 2 Yuan LI, Emiko RIMBARA, Selvi THIRUMURTHI, Alba TRESPALACIOS, Rita REDDY, Saman SABOUNCHI, Taraq Assed ATTUMI, David Yates GRAHAM Detection of clarithromycin resistance in Helicobacter pylori following noncryogenic storage of rapid urease tests for 30 days.J Dig Dis. 2012; 13(1): 54–9. 3 Jingshu Chen, Yuan Li, Yanan Tian,Chang Huang,Defa Li,Qing Zhong,Xi Ma.Interaction between Microbes and Host Intestinal Health: Modulation by Dietary Nutrients and Gut-Brain-Endocrine-Immune Axis Current Protein & Peptide Science.2015;16(7):592-603。为共同第一作者。 4 Yuan Li, Xuefeng Xia, Jing Zhang, Zhiqiang Song, Liya Zhou, Yaopeng Zhang, Yonghui Huang, Yanyan Shi, Eamonn M.M. Quigley, Shigang Ding. Ha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ith virus infection。Prz Gastroenterol. 2015; 10(2): 78–82. 5. Guo P, Li Y, Eslamfam S, Ding W1, Ma X. Discovery of Novel Genes Mediating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s。Current Protein & Peptide Science, 2017, 18, 1-10。为共同第一作者 6 Du K, Wang C, Liu P, Li Y, Ma X. Effects of Dietary Mycotoxins on Gut Microbiome. Protein Pept Lett. 2017 Feb 22. doi: 10.2174/0929866524666170223095207. [Epub ahead of print], 为通讯作者 7 Han M, Wang C, Liu P, Li D, Li Y, Ma X.Dietary Fiber Gap and Host Gut Microbiota. Protein Pept Lett. 2017 Feb 20. doi: 10.2174/0929866524666170220113312. [Epub ahead of print]。为通讯作者. 8 李渊; 周丽雅; 林三仁; 丁士刚; 顾芳; 黄永辉; 张莉; 闫秀娥; 孟灵梅; 张静; 姚炜; 崔荣丽; 何平平性别因素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影响的调查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2013,10(16B):3470-2 9李渊, 林三仁, 周丽雅,郭慧兰,彭嘉柔,赵一鸣,耿秋明. 胃癌患者胃液中特异性荧光物质的初步确定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5-18 著作译作: 译作: 林三仁主译。 《胃肠道感染》。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月。 ISBN 7-117-07012-9/R.7013。 林三仁主译。 《临床胃肠内镜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ISBN 9787811163414。 参编: 萧树东主编。 《胃肠病学与肝病学-基础理论与临床进展》。 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年10月。 ISBN 7-5062-6372-6R.71。 李益农,杨雪松主编。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ISBN 978-7-302-15654-3。 萧树东,许国铭主编。 《中华胃肠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 ISBN 978-7-117-09483-2。 周丽雅主编。 《哈里森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59-1396-9。 周丽雅,黄永辉主编。中华医学会十二五重点项目消化道出血的光盘教材,《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内镜诊治技术》。2013年,ISBN 978-7-88032-878-3,为副主编。

我的团队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
收起收起
已开通服务

李渊的出诊时间

查看完整出诊信息
  • 医生集团-北京 消化内科
该科室暂无出诊信息

李渊的诊后评价 67

查看全部评价

李渊的科普专区 44

进入医生的科普号

李渊的问诊记录 人次

查看全部问诊
以下是为您精选的问诊内容,供您参考
加载中...
文章二维码 关闭按钮
请扫二维码,在手机端查看文章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