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历勇:[医嘱]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可以判断的是:
1.病变定位诊断:病变主要在鞍区垂体柄,另外,在矢状位增强T1加权像也可以观察到松果体有强化的表现,提示为鞍区与松果体区双病灶可能性,须定期MRI增强扫描来观察鞍区与松果体区的动态变化。
2.功能(内分泌)诊断:可以明确是垂体柄受损导致(垂体后叶-神经垂体信号消失)的中枢性尿崩症,目前垂体前叶(腺垂体)功能尚正常;孩子目前已发育,垂体-性腺轴启动,骨龄提前,但身高不低。
3.病因诊断:目前在当地医院的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但肿标阴性不能排除不是生殖细胞肿瘤,尤其是纯生殖细胞肿瘤这一常见类型,如肿标为阳性即可确诊。在儿童与青少年,鞍区病变也应该排除是否存在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可能性。
4.建议继续服用弥凝片控制中枢性尿崩症症状,定期复查鞍区核磁共振增强影像、内分泌激素与肿瘤标志物,动态观察其变化。如鞍区病变增大明显可以酌情考虑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