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李双

李双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专注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早诊早治 我将尽最大努力回报你们的信任和厚爱,全身心地为你们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 我的专长是:对HPV持续感染、下生殖道(宫颈、阴道、外阴)其他感染性疾病、癌前病变及早浸癌有深入研究,用阴道镜检查、LEEP和激光等技术诊断治疗IN2-3/原位癌。 我和我的工作团队的优势是:HPV持续性感染和下生殖道重大疾病的及时诊疗,在专科门诊(无需住院)为患下生殖道IN2-3/原位癌的妇女,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一站式服务及治疗后的定期随访。 宫颈疾病患者无需购买“黄牛号”,可直接到本人诊室预约加号。

寄语
专注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早诊早治 我将尽最大努力回报你们的信任和厚爱,全身心地为你们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 我的专长是:对HPV持续感染、下生殖道(宫颈、阴道、外阴)其他感染性疾病、癌前病变及早浸癌有深入研究,用阴道镜检查、LEEP和激光等技术诊断治疗IN2-3/原位癌。 我和我的工作团队的优势是:HPV持续性感染和下生殖道重大疾病的及时诊疗,在专科门诊(无需住院)为患下生殖道IN2-3/原位癌的妇女,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一站式服务及治疗后的定期随访。 宫颈疾病患者无需购买“黄牛号”,可直接到本人诊室预约加号。

专业方向

妇科肿瘤

专业擅长

对HPV持续性感染和下生殖道癌前病变及早浸癌有深入研究,擅长应用阴道镜检查评估女性下生殖道(宫颈、阴道、外阴)的癌前期病变与癌变;擅长应用宫颈电热圈环切(LEEP)和激光等技术治疗下生殖道癌前病变(包括IN2、3和原位癌)。

我的团队

胡娟
胡娟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妇科
李春妍
李春妍 主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妇科
罗志弘
罗志弘 副主任护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妇科
张敏
张敏 主管护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产科

执业地点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科
  • 武汉市第六医院妇科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宫颈疾病专科主任。多次赴美接受ASCCP宫颈细胞病理学和阴道镜学等高级教程培训并获资格证书。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近30年,对宫颈癌前期病变与HPV持续感染等疾病有深入研究,擅长应用阴道镜检查评估女性下生殖道的癌前期病变与癌变;擅长应用宫颈电热圈环切(LEEP)和激光等技术治疗下生殖道癌前病变(包括CIN2、3和原位癌)。长期从事宫颈癌临床转化医学研究,首次发现我国汉族妇女宫颈癌遗传易感基因位点。

社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疾病专委会(CCNC)副主任委员
中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协会(CSCCP)常务委员
中国妇产科学院宫颈疾病及细胞病理学院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宫颈疾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项目全国医疗单位巡讲专家团特聘专家

科研成果

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和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Nat Genet、Eur J Cancer、The Oncologis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非可控性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恶性转化的动态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016.1-2018.12,No.91529102)项目负责人,在研;
2. 宫颈恶性转化过程中HPV非随机整合相关的核心免疫基因遗传变异调控网络的建立及关键致癌靶点探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1-2018.12,No.81572571)项目负责人,在研;
3. 宫颈癌核心免疫调节基因MIC-NKG2D受体-配体遗传变异与HPV感染状态的交互作用机制探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2.1-2014.12,No.81101964)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代表性论文(5篇):
1) Li S, Hu T, Lv W, Zhou H, Li X, Yang R, Jia Y, Huang K, Chen Z, Wang S, Tang F, Zhang Q, Shen J, Zhou J, Xi L, Deng D, Wang H, Wang S, Xie X, Ma D. Changes in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rvical Cance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Study of 10,012 Cases From a Nationwide Working Group. Oncologist. 2013; 18(10):1101-7.
2) Shi Y, Li L, Hu Z, Li S (共同第一作者), Wang S, Liu J, Wu C, He L, Zhou J, Li Z, Hu T, Chen Y, Jia Y, Wang S, Wu L, Cheng X, Yang Z, Yang R, Li X, Huang K, Zhang Q, Zhou H, Tang F, Chen Z, Shen J, Jiang J, Ding H, Xing H, Zhang S, Qu P, Song X, Lin Z, Deng D, Xi L, Lv W, Han X, Tao G, Yan L, Han Z, Li Z, Miao X, Pan S, Shen Y, Wang H, Liu D, Gong E, Li Z, Zhou L, Luan X, Wang C, Song Q, Wu S, Xu H, Shen J, Qiang F, Ma G, Liu L, Chen X, Liu J, Wu J, Shen Y, Wen Y, Chu M, Yu J, Hu X, Fan Y, He H, Jiang Y, Lei Z, Liu C, Chen J, Zhang Y, Yi C, Chen S, Li W, Wang D, Wang Z, Di W, Shen K, Lin D, Shen H, Feng Y, Xie X, Ma D.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two new cervical cancer susceptibility loci at 4q12 and 17q12. Nat Genet. 2013; 45(8):918-22.
3) Hu T, Li S (共同第一作者), Chen Y, Shen J, Li X, Huang K, Yang R, Wu L, Chen Z, Jia Y, Wang S, Cheng X, Han X, Lin Z, Xing H, Qu P, Cai H, Song X, Tian X, Xu H, Xu J, Zhang Q, Xi L, Deng D, Wang H, Wang S, Lv W, Wang C, Xie X, Ma D. Matched-case comparis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FIGO stage IB1-IIB cervical cancer to establish selection criteria. Eur J Cancer. 2012; 48(15):2353-60.
4) Hu T, Wu L, Xing H, Yang R, Li X, Huang K, Jia Y, Zhang Q, Chen Z, Wang S, Liu D, Han X, Lin Z, Qu P, Cai H, Song X, Tian X, Wang H, Wang S, Xie X, Li S(通讯作者), Ma D. Development of Criteria for Ovarian Preservation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cal Surgery With or Without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Meta-analysis. Ann Surg Oncol. 2012 Oct 3.
5) Li S, Hu T, Chen Y, Zhou H, Li X, Cheng X, Yang R, Wang S, Xie X, Ma D. Adjuvant chemotherapy, a valuable alternative option i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PLoS One. 2013; 8(9):e7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