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荣坤:1、钡灌肠检查,了解有无先天性巨结肠?如果有先天性巨结肠,需要尽早手术。
2、如果钡灌肠检查正常,需要行结肠传输试验,了解肠道蠕动功能。必要时肠系检查!确定是不是功能性便秘!
3、功能性便秘:应积极改善饮食结构,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同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大部分的小儿便秘在经过日常护理后即可缓解便秘,但病情容易反复,因此通常建议巩固治疗6~24个月。
5、饮食调整
在婴幼儿时期适当增加液体和碳水化合物( 例如梅子、梨、苹果汁中的山梨醇) 的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改善便秘症状。
6、建立健康排便习惯
排便习惯训练是指科学地对小儿进行排便指导,强化训练其排便规律,以使形成正常的排便习惯。
一般从小儿1.5岁开始,强调“定时、饭后和排净”三大关键内容,反复实践,鼓励为主,必要时可辅助应用人工助排措施,协助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7、多运动
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还有利于顺利排便,所以家长要带孩子多运动。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公园跑步,或者是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既有利于孩子的正常发育,也增加排便的顺畅性。
8、按摩
可以为孩子做腹部的按摩,让孩子仰卧,家长将右手的四指并拢,放于小儿肚脐中央,随后按顺时针方向作环形按摩300次,可以每日早晚各一次。有效的按摩不仅可以预防孩子出现便秘现象,还可以改善孩子的食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9、开塞露属于高渗性泻药,不被肠壁吸收,可润滑肠壁,软化大便,去除直肠、结肠内积聚的粪便,对急性便秘效果好,但不能长期使用。当便秘引起的急性腹胀腹痛时,灌肠治疗是去除直肠内的嵌塞粪便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与口服泻药配合应用。
10、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导泻剂可维持规律性排便,常见的有乳果糖、聚乙二醇,这两种药物副作用较小且耐受性好。
11、幼儿直肠脱垂,重点处理便秘,有自愈的可能。便后立即将脱出直肠复位,取俯卧位用,用胶布固定双臀等。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