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建民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温建民

温建民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大家好,我是温建民医生,专注于拇外翻等足踝疾病最优中西医结合治疗,让您少走弯路! 线下想找我(温建民医生)看病如何预约? 线上问诊之后,需要到线下面诊治疗的患者,患者可以提出诉求,团队助手会根据您的情况安排线下面诊,面诊/手术均为我本人,请放心预约。

寄语
大家好,我是温建民医生,专注于拇外翻等足踝疾病最优中西医结合治疗,让您少走弯路! 线下想找我(温建民医生)看病如何预约? 线上问诊之后,需要到线下面诊治疗的患者,患者可以提出诉求,团队助手会根据您的情况安排线下面诊,面诊/手术均为我本人,请放心预约。

专业方向

中医骨科

专业擅长

1、拇外翻及相关病症畸形诊疗矫治(“微创温氏法”)
●覆盖病种:拇外翻及相关病症畸形如小趾内翻、跖痛症、足/脚底痛、锤状趾、跖趾关节脱位、足部骨隆突等前足疾病;
●核心技术:首创“拇外翻微创温氏法”,该方法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际金奖,被国家列为中医药十大重大科研成果向全国推广。
●治疗特色:中西医结合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兼具美观与功能修复。
2、骨科疾病综合治疗
●病种覆盖:骨关节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颈肩腰髋膝踝足关节疾病、骨关节炎。骨折脱位、陈旧性损伤并发症等,尤其擅长复杂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阶梯化治疗。
●治疗特色: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融合手法复位、中药调理、针灸、手术及术后康复,形成个体化治疗体系。
3、骨伤科中西医特色诊疗
●运用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对骨伤科常见病(如筋膜炎、筋骨疼痛)及慢性疼痛(腰腿痛、肩周炎)进行辨证施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4、亚健康状态调理,筋骨疾病康养

我的团队

温冠楠
温冠楠 医生助手
孙医生
孙医生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脊柱微创外科
史一凡
史一凡 医生助手
程昱博
程昱博 医生助手
贾婷婷
贾婷婷 医生助手
李站行
李站行 医生助手

治疗经验

根据部分线下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

  • 拇外翻 663例
  • 膝关节损伤 8例
  • 腰痛 7例

执业地点

  •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
  • 温建民医生个人工作室(北京市 朝阳区)骨科
  • 北京黄枢中医医院骨伤科

个人简介

温建民,男,农工民主党党员,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朝阳区第13届-16届人大代表,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入选者。全国首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曾在澳大利亚留学3年主修西医骨科,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矫形外科、骨关节二科、创伤二科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大健康学院院长,巴西国际中医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四惠中医院名誉院长及特聘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康养平台主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兼骨伤分会会长、北京康复医学会传统医学分会创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顾问委员等。
一、专业擅长:
1、拇外翻及相关病症畸形诊疗矫治(“微创温氏法”)
●覆盖病种:拇外翻及相关病症畸形如小趾内翻、跖痛症、足/脚底痛、锤状趾、跖趾关节脱位、足部骨隆突等前足疾病;
●核心技术:首创“拇外翻微创温氏法”,该方法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际金奖,被国家列为中医药十大重大科研成果向全国推广。
●治疗特色:中西医结合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兼具美观与功能修复。
2、骨科疾病综合治疗
●病种覆盖:骨关节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颈肩腰髋膝踝足关节疾病、骨关节炎。骨折脱位、陈旧性损伤并发症等,尤其擅长复杂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阶梯化治疗。
●治疗特色: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融合手法复位、中药调理、针灸、手术及术后康复,形成个体化治疗体系。
3、骨伤科中西医特色诊疗
●运用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对骨伤科常见病(如筋膜炎、筋骨疼痛)及慢性疼痛(腰腿痛、肩周炎)进行辨证施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4、亚健康状态调理,筋骨疾病康养
二、学术与科研
●成果:已获国际、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10多项,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260余篇,主编著作16部(含美国出版专著《温病学》)。
●科研课题与专利:获国家专利10项,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28项。
●人才培养: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10多名,博士后6名,师承弟子150名,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及相关病症(温氏微创法)学习班20多期,培养微创拇外翻人才1000多名。
三、社会影响与学术交流
●国际交流:与美国、英国、德国、巴西等多国建立长期合作,多次主持国际足踝外科会议,年接待海外学者超百人。
●科普与公益: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作医学科普节目几十次。参加全国各地各种义诊活动几十次,撰写科普文章数千篇,参与“中华母亲节”倡议等社会活动。

社会任职

●第十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
●国家级名老中医;
●首都名中医;
●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科带头人;
●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康养平台主任;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兼骨伤分会会长;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顾问委员;
●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原常委;
●北京市朝阳区第13届-16届人大代表;

获奖荣誉

1、2022年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2010年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3、2007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2021年 首都名中医;
5、2021年 农工党北京市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6、2020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通报表扬抗疫个人;
7、2019年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名);
8、2018年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9、2017年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0、2017年 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
11、2013年 中国中医科学院“一方”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12、2012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13、2012年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4、2011年 中西医结合贡献奖;
15、.2009年 中华骨伤医学名师;
16、2008年 “中健行”中医药传承创新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三等奖;
17、2007年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一批);
18、2006年 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称号;
19、2004年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2003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荣誉奖章——银质奖章;
21、2002年 德国“新思维、新发明、新技术”国际博览会科技奖金奖(由国家科技部推荐)(第一完成人);
22、2002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3、2001年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4、1999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三名);
25、1996年 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名);
26、1996年 广东省珠海市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科研成果

一、获国际、国家、省部级奖共10余项:
1、2002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及相关畸形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2018年 拇外翻及相关病症诊疗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应用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3、2017年 基于“陷者升其位”的跖痛症诊疗方案临床研究及推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4、 2002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及相关畸形 德国“新思维、新发明、新技术”国际博览会科技奖金奖(由国家科技部推荐)(第一完成人);
5、2014年 经筋刺法的发展——针刀治疗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2012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2019年 正骨复位外固定技术的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名);
8、2001年 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临床研究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9、1999年 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三名);
10、1996年 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 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名);
11、 1996年 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研究及桡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研究 广东省珠海市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二、主编/深度参与编撰的部分相关专著及专家共识
(一)、主编/深度参与编撰的医学专著:
1、《微创治疗拇外翻温建民2019观点》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9年;
2、《拇外翻解密》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8年;
3、《骨伤科学》 科学出版社 2017年;
4、《我的脊椎维护攻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年;
5、《趁着年轻养脊柱》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年;
6、《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
7、《手法治疗骨科软组织损伤图释》 科学出版社 2012年;
8、《骨伤科手术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
9、 《中医骨伤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10、《现代创伤骨科学》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7年;
11、《骨伤科手术研究》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
12、《骨科关键技术》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年;
13、《Warm Disease Theory (英文版)》 Paradigm Publication U.S.A 2000年、2009年;
14、《推拿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年;
15、颈椎病防治250问(百病百问沙龙丛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年;
16、颈椎病防治300问(百病百问沙龙丛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年;
(二)主持/参与制定发布的专家共识、诊疗方案、临床路径、诊治标准:
1、《拇外翻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外科工作委员会..2017,4;
2、《足底病(跖骨痛)中医诊疗方案》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8年;
3、《足底病(跖骨痛)中医临床路径》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8年;
4、《奇正消痛贴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9年;
5、《牛胶元蛋白肽粉制作标准》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2016年;
6、《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拇外翻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0年;
7、《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拇外翻》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
三、近年来部分已公开相关主要发明专利
1. 一种实现拇外翻足底压力测量的装置/ZL200420073153.0;
2. 一种拇外翻术后康复鞋/ZL201220364226.6;
3. 一种拇外翻关节活动度和拇外翻X线片测量工具/ZL201220261498.3;
4. 一种拇外翻截骨手术切削工具头/ZL201420042344.4;
5. 一种微创拇外翻专用电动工具/ZL201420042473.3;
6. 组合式踝关节三维牵引固定架/ZL201110178076.X;
7. 组合式关节骨折外固定器/ZL200820124512.9;
8. 组合式腕关节三维牵引固定架/ZL201120223781.2;
9. 骨科动力系统/ZL202022696896.5;
10. 一次性骨科动力系统磨截骨器/ZL202022696535.0;
四、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课题28项,其中外翻研究课题25项:
1993年以来我们对微创治疗外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包含了基础研究 和临床研究,分别从外翻的解剖与手术安全、遗传因素与基因、病因病理学、生物力学、截骨端愈合、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研究28项,其中外翻研究课题25项,研究课题如下:
1、主持《小切口手法治疗外翻临床研究》,立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时间:1997年;
2、主持《跖骨头下疼痛的生物力学定量及治疗标准化研究》,立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时间:2000年,立项编号:国中医药科00-01L(zMPQL)XX);
3、主持《外翻微创治疗技术器械的研制及临床运用研究》,立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时间:2001年;
4、主持《趾外翻足足底松弛与跖痛症的相关性研究》,立项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立项时间:2014年,立项编号: ZZ0708090;
5、主持《中医骨折三期治则的实验研究及合理分期》,立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立项时间:2005年,立项编号:04-05JP67;
6、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翻规范化研究》,立项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立项时间:2006年,立项编号: CACMS05Y-0028;
7、主持《针刀松解法基础研究》,立项单位:973计划子课题,立项时间:2006年,立项编号:2006CB504508;
8、主持《中医骨折三期治则对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立项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立项时间:2007年,立项编号:30672704;
9、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趾外翻生物力学机制的有限元分析》,立项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立项编号:30772815;
10、主持《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立项单位:全军中医药“十一/五”诊疗技术推广科研基金,立项时间:2008.08-2010.08;
11、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趾外翻术后跖骨痛机制的有限元分析》,立项单位: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时间:2010年,立项编号:7102167;
12、主持《中医骨折不同分期治疗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立项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 立项编号:30973762;
13、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翻微创技术的推广应用》,立项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时间:2012年,立项编号:Z121100005512012;
14、主持《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外翻截骨端稳定性生物力学机制的有限元研究》,
立项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立项时间:2013年,立项编号:81273981;
15、主持《跖痛症分度与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立项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时间:2013年,立项编号:Z131107002213057;
16、主持《跖痛症分级治疗临床研究》,立项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立项时间:2013年,立项编号:ZZ07086;
17、主持《跖骨头下压力的临床定量研究》,立项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苗圃工程项目,立项时间:1999年;
18、主持《外翻畸形家族系谱遗传分析及X 染色体基因的前期研究》,立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课题, 立项时间:2003年,立项编号:国中医药科2002LHR07;
19、主持《外翻趾跖籽关节炎与跖骨头下疼痛及畸形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立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时间:2008年,立项编号:06-02P45;
20、主持《六步手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研究》,立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时间:2008年,立项编号:06-072P44;
21、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翻截骨有限元模型应力诱导下成骨机制的研究》,立项单位: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立项时间:2016年, 立项编号:7162205;
22、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翻截骨有限元模型应力诱导下成骨机理研究》,立项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立项时间:2016年, 立项编号:81573800;
23、主持《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外翻维持截骨愈合力学环境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立项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编号:81373802;
24、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翻术后转移性跖痛症危险因素研究》,立项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立题时间:2013-2016,立项编号: Z191100006619024;
25、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翻术后转移性跖痛症危险因素研究》,立项单位: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立项时间:2019-2022, 立项编号:Z191100006619024;
26 、主持《PBL 结 合SP 教学模式在骨伤科规培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立项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立项时间:2020-2022,立项编号:XJZD2003;
27、《正骨手法与微创治疗外翻截骨端位移与跖痛症量化关系的有限元研究》,项目指导专家,立项单位: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立项时间:2017-2019, 立项编号:7172244;
28、《中西医结合改良微创技术治疗中重度外翻的随机对照试验与多中心应用研究》,项目指导专家,立项单位:中医药临床循证研究专项,立项时间:2023-2025,立项编号:WJYY-XZKT-2023-18;
四、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因篇幅限制,不一一列举。

进修经历

2004年3月-2007年3月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第一批)

1989年12月-1993年1月

澳大利亚悉尼医院,研修脊柱、关节疾病

1987年6月-1988年6月

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创伤、矫形骨科

工作经历

2019年1月-至今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

2019年1月-2022年7月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大健康学院 院长兼康复系主任

2005年1月-2018年1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骨科手术教研室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7年5月-2018年12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 历任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

1983年8月-1997年4月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 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病区主任

1975年5月-1978年8月

广东省澄海在城城东日用文具厂 厂长、医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