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李俊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肝胆相照,用心护您前行。
寄语
肝胆相照,用心护您前行。
专业方向
肝胆外科
专业擅长
擅长肝胆良恶性疾病的外科综合治疗。临床特色为:1. 精于肝胆恶性肿瘤的根治切除及微创手术。累计完成各类肝胆外科手术4000余例,包括肝癌的腹腔镜下半肝切除和肿瘤降期后扩大半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和胆囊癌根治术等复杂手术。2. 应用介入联合靶向、免疫等综合措施,使30%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重获手术机会,显著延长生存。3. 贯彻个体化复发防治于全程,使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下降约2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采用基于再次肝切除的综合模式治疗复发性肝癌,大量病人再次手术后长期存活。
执业地点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肝胆胰外科
个人简介
从事肝脏和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工作20年,曾任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教授的医疗工作秘书。现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肝胆胰肿瘤中心主任。
社会任职
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CSCO胆道肿瘤专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获奖荣誉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项)、国之名医·青年新锐、人民好医生 (肝胆肿瘤领域)—优秀典范、上海市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上海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银蛇奖”和第二军医大学“银手术刀”等奖励或荣誉。
科研成果
科研方向为肝胆恶性肿瘤的个体化外科治疗。通过基于临床病理的个体化预后预测体系,藉此实现肝胆恶性肿瘤外科治疗和复发防治的精准决策,从而提高术后生存率。主要成果为:1) 创建了国际首个肝内胆管癌的列线图分期标准,极大推进了依赖病因差异和风险评估的个体化治疗模式的建立,使该病肝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从既往的20%提高到35.2%,代表当前该病外科治疗后的远期生存水平。2) 鉴于多发性肝癌外科治疗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建立了基于“最大与最小癌灶直径的比值”的生存预测模型选择手术病人,使术后5年生存率 (46.5%) 优于国际同类报道。3) 作为主要参与者开展了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国际首个肝癌肝切除术后靶向放射免疫抗复发技术 (使用针对HAb18G/CD147抗原的131I-美妥昔单抗),使抗原阳性的患者早期复发率降低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