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何媛,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工交叉博士生/博士后导师,眼科学研究生导师。眼科学博士、眼科学及神经科学留美博士后。200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同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5年6月获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攻读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葛坚院长,从事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2009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9月-2010年3月期间受聘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眼科与神经科学博士后,从事视网膜视神经损伤机制及保护研究。2009年8月受聘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主任,2019年任副院长。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任陕西省保健学会防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委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妇女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眼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专科顾问,陕西省眼科学会青年委员。陕西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眼科学学科带头人、陕西省高等学校眼科学精品课程负责人、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光眼临床研究方向负责人、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负责人。获得陕西省科技新星、三秦人才、陕西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陕西省医卫最美医院管理者、首届医师节陕西省优秀医师等称号。SCI眼科杂志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IOVS)以及Molecular Vision (Mol Vis)等杂志审稿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江西省、青海省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广东省、江西省和陕西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从事眼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多年,临床方面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各类青光眼的诊治。目前主要的科研研究方向集中于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理、视网膜神经再生与保护、表观遗传学研究等领域,研究具体涉及:1. PED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2. 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视神经保护,在该方面有系列研究。3. 突变myocilin蛋白对于细胞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等。4.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RPE细胞损伤机制研究,并通过体外多种细胞因子、中药及外周神经移植进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和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保护研究。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3篇,其中包括国际眼科学影响因子最高的专业杂志《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在内SCI收录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31篇(IF:118.861),其中IF:30.078分一篇。美国医学生教科书?retina degeneration?收录章节1篇。
陕西省保健学会防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西安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委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陕西省妇女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眼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保健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专科顾问
陕西省眼科学会青年委
获得陕西省科技新星
三秦人才
陕西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陕西省医卫最美医院管理者
首届医师节陕西省优秀医师等称号
获得2019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获得2007年度及2015年度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优秀论文奖项
2008年度美国眼科学会优秀论文奖及2009年度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优秀论文奖
获得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年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013年度及2018年度西安医学院“天士力控股集团优秀奖教金”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卫健委课题1项、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省科技厅基金4项、省教育厅基金3项、省卫生厅基金1项、西安市科技局基金1项,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院级科学基金1项、校级教改及思政课题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