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先宾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101*********77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你我同行,共同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康复。 完整的治疗,除了药物,还有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许多精神疾病与不良经历有很大关系,药物治疗基础上,对不良经历的干预将能大大提高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 精神心理疾病发病后社会功能受损,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因病受损的功能,提高病人的能力,促进患者学业恢复、职场回归和重返社会。 精神疾病的治疗应该是药物-心理-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疗精神疾病。
1.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诊疗。 2.各种心理创伤的评估和干预。 3.精神疾病的康复训练,学业恢复、职场回归、家庭干预与治疗等。 4.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疾病早期人群的诊疗,健康管理。
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精神病诊断、治疗和康复。临床工作中注重生物、心理、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积累了丰富的药物治疗经验,同时擅长心理创伤治疗、康复训练,通过综合治疗促进精神障碍的康复和回归社会。 多年来潜心研究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功底深厚,经验广博,成功治愈了众多疑难杂症患者。能够综合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神经影像技术、眼动追踪技术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对复杂疑难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药物治疗精准直达,诊疗效果突出。 作为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精神创伤协作组的委员,国内率先开展精神疾病心理创伤的测评和干预。首次编制了适合创伤亚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眼动脱敏再加工疗法(EMDR),并在病人中推广使用,规范了其操作指南,转化为临床服务。成功治愈了大量遭遇创伤经历的精神疾病患者,提高了伴创伤症状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临床工作中擅长采用技能训练程式、社交技能训练、问题解决技能训练等康复技术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因病受损的功能,提高病人的能力,促进病人社会功能的全面恢复和回归社会。 作为项目负责人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局级以上项目8项。发表一作/通讯作者论文70篇,单篇影响因子10.57, 累计影像因子98.314。获批版权4项,软件著作权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