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国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刘宝国

刘宝国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各位患者朋友大家好: 我们治疗肿瘤追求的是对于头颈部肿瘤尤其是对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不但创用甲状腺微创小切口手术,同时更追求注重肿瘤的规范化切除癌灶以及彻底清扫转移淋巴结,以达到既微创、美观又根治肿瘤的境界!对中晚期头颈部肿瘤则采用国际上最最先进的综合治疗的技术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祝大家平安顺遂! 请提前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

寄语
各位患者朋友大家好: 我们治疗肿瘤追求的是对于头颈部肿瘤尤其是对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不但创用甲状腺微创小切口手术,同时更追求注重肿瘤的规范化切除癌灶以及彻底清扫转移淋巴结,以达到既微创、美观又根治肿瘤的境界!对中晚期头颈部肿瘤则采用国际上最最先进的综合治疗的技术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祝大家平安顺遂! 请提前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

专业方向

头颈外科

专业擅长

1.甲状腺癌的规范化诊治(对初治患者非常重要);
2.甲状腺癌的微创隐蔽小切口治疗(相较于腔镜手术,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和美容手术,适合对术后有美观要求的患者);
3.复杂甲状腺癌的初治及挽救治疗(这是多次手术患者的福音,包括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粒子治疗等综合手段);
4.胸骨后巨大隐蔽甲状腺肿的微创治疗(通常情况下不劈胸骨即可取出);
5.家族性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
6.腮腺、颌下腺等头颈部腺体肿瘤的手术治疗;
7.舌癌、牙龈癌、下咽癌、喉癌等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

我的团队

刘明辉
刘明辉 医生助手

执业地点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 北京南郊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

个人简介

刘宝国,男,北京大学医学博士、英国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后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北京南郊肿瘤医院头颈中心主任,科技部甲状腺微创手术机器人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研究方向:
甲状腺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头颈部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手术特色:
①独创了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既能完整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还能实现颈部暴露部位无疤痕。十几年来,已造福万余例遭受甲状腺癌折磨的爱美人士。
②颈部淋巴结清扫可以做到多功能保留且能清扫彻底,切口位置低且隐蔽,兼顾根治与美观。
③独创了晚期头颈部肿瘤局部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术,解决了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无医可问的困扰。

访学经历:
1993年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98年于英国皇家玛丽居里研究所(Marie Curie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完成博士后工作;
2015年赴美国MD安德森医院(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进行访问和交流并保持良好的学术关系。

教学成果:
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0余名。

社会任职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头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委员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微创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
《肿瘤研究与临床》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
laryngoscope(专业顶级杂志,SCI收录)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获奖荣誉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医科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北京市科技新星。

科研成果

重要研究成果:
“多灶性甲状腺癌克隆起源的研究”被Journal of Pathology(SCI收录,专业顶级期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喉发音重建器的临床前研究”被European Surgical Research(SCI收录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喉癌切除后喉发音重建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0310120816X,ZL201110385804.4);
其他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二十多项,SCI收录及中文杂志收录文章60余篇累积影响因子60余分;学术会议投稿200余篇。主编及参编头颈肿瘤专著十余部。

主持课题: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甲状腺肿瘤微创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平台研发”,编号:2019YFC0119200,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CDC6-RET融合基因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编号:81672649,主持;
北京市科技新星与领军人才培养,“全喉切除术后喉发音重建器的研发”,编号:Z161100004916046,主持;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交叉学科种子基金,“目标基因组测序追溯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克隆起源”,编号:BMU20140464,主持;
国家“863”项目子课题,“甲状腺癌的组学研究”,编号:2012AA20A210,主持;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全喉切除术后喉发音重建术三角瓣切割器研究”,编号:20092094,主持;
北京科委基金,“喉发音重建器研究”,编号:Z07050700690717,主持。

教育经历

博士后

英国MCRI 肿瘤学

博士

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 肿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