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耀东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赵耀东

赵耀东

信息 纠错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生主页

专业方向

神经外科

专业擅长

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胶质瘤的个体诊疗。

执业地点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神经外科

个人简介

赵耀东,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青年委员。
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经过了严格的外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熟悉普通外科的临床诊疗和处理,能够很好的从全身水平认识和治疗神经外科疾病,尤其擅长神经外科的重症处理以及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攻读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胶质瘤的治疗研究。能够从细胞起源、分子病理水平深刻认识胶质瘤,并在国内较早提出了胶质瘤的个体化诊疗;近年来将国际上对胶质瘤的最新认识,通过转化医学的理念运用于临床实践,使得众多胶质瘤患者获益。
2016年10月-2017年10到美国纽约Northshore University Hospital(美国北海岸大学附院)进修神经肿瘤,目前更为熟悉国外神经肿瘤治疗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由于对胶质瘤病因以及机制方面的深入研究,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报告。
1,2007年9月,中国-杭州,第一届国际肿瘤干细胞会议,报告“胶质瘤干细胞与正常神经干细胞亚细胞学异同”;
2,2007年10月,中国-台北,世界神经肿瘤论坛,报告“胶质瘤干细胞死亡机制缺失的一种机制”;
3,2008年4月,中国-苏州,第三届全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论坛,报告“胶质瘤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比较”;
4,2009年3月,中国-苏州,中日神经外科友好论坛,报告“胶质瘤内血管生成的新机制”;
5,2009年4月,中国-福州,第四届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论坛,报告“自噬在胶质瘤细胞与正常神经细胞中的异同”;
6,2009年5月,日本-横滨,第三届世界神经肿瘤大会,报告“胶质瘤获取营养的新机制”,论文获会议大奖;
7,2009年9月,美国-波士顿,第14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报告“细胞自身吞噬缺如是胶质瘤细胞永生的一种机制”;
8,2010年11月,马来西亚-吉隆坡,第8届亚洲神经外科大会,报告“胶质瘤细胞获取营养的新途径”;
9,2011年10月,中国-天津,中华医学会第九届神经外科大会,报告“胶质瘤个体化化疗如何开展”。
10,2012年9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亚洲神经外科年会,报告“胶质瘤个体化化疗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主要获奖:
1,2009年5月,日本-横滨,世界神经肿瘤大会,获Hoshino奖(本奖项每4年颁发一次,每次评选5-10人);
2,2009年5月,中国-苏州,苏州大学朱敬文特别奖学金(每年全校 医学/生物学类仅一人);
3,2009年6月,中国-苏州,苏州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4,2009年9月,美国-波士顿,世界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本奖项每4年颁发一次,每次评选5人),当选WFNS青年委员;
5,2010年5月,中国-江苏,苏州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6,2011年10月,中国-天津,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化年度优秀论文奖。
7,2012年9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亚洲神经外科大会的I.A.Raja纪念奖。

科研项目:
1,2007年,苏州大学优秀博士课题立项基金(项目主持人);
2,2008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
3,2009年,同济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主持人);
4,2010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主持人);
5,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30973081)(第一参与人);
6,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81101909)(项目主持人);
7, 2012年,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主持人)。

编写专著:
1) 杨吉成,等. 细胞工程. 2007,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2) 杨吉成,等. 现代肿瘤基因治疗实验研究方略. 2008,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3) 陆士新(院士),等. 干细胞与肿瘤. 2009,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
4) 陈忠平,等. 神经系统肿瘤. 2009,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
5) 黄强,等. 神经肿瘤学.2011,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获得专利:
获得专利两项,分别为:200920045200.3和200920233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