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欢:大多数病毒感染无特殊用药,约一周左右自愈性。
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
除非有血常规CRP支持细菌感染。
或者鼻涕超过10天,值得评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我们尽量避免不必要用药,尽量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期间注意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发热,精神反应胃口差,呼吸困难等情况,务必门诊评估病情。
有以下情况之一考虑重症倾向,需要马上就医:
1.发热超过38.9℃,或体温不超过38.9℃,或者体温不升<35℃,但异常烦躁、萎靡或看起来很不舒服时;
2.发热超过38.9°C,或者体温不升<35℃,且超过24小时没有退烧/回升。
3.精神状态异常,如反应迟钝、持续昏睡,或烦躁不安、哭闹难以安抚。
4.发热或者体温不升<35℃,持续超过72小时,仍然没有好转趋势(热峰没有下降及发热间歇期没有逐渐延长)。
5.频繁呕吐/腹泻,无法摄入任何液体。
6.出现皮疹/针尖样出血点/瘀斑,但发热没有消退或者体温不升<35℃。
7.有耳痛(流脓渗液)、腹痛、头痛等非常不舒适/无法忍受/安抚的情况时;
8.胸闷/呼吸费力、呼吸急促(>40次/分),发绀;皮肤花纹/冰冷。
9. 4至6小时没有湿尿片,年长儿童超过6至8小时无排尿或者尿量明显减少;血尿/血便/浓茶样尿。
10.发热或者体温不升<35℃,伴随抽搐(惊厥)。
11. 其他家长觉得明显异常于平时的表现,心里“没底儿”时。
注意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没有上述情况,
大多数病毒感染自然病程约五天左右,
期间可能会反复发热或者短暂体温不升<35℃,大多数自愈性,预后良好,家长也不必太过紧张和担忧。
但我们也需要对小部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能重症倾向的病例/表现,如脑炎,肺炎,心肌炎,脓毒症等保持高度警惕即可。
当发烧在38.5度以下,可先不急于用退烧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腋窝、大腿根、颈部、手心脚心等部位。并多给孩子喝水。
如果孩子发烧至38.5度以上,就要根据说明书服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
并根据孩子,特别是烧退后精神状态,胃口,呼吸等情况决定 复查是否
就医,必要时给孩子复查血常规和CRP,看看感染的情况是否要调药。
注意孩子有无抽搐等11点情况。
感谢您的信任,病情资料我已详细阅读。 根据您现有的资料,建议:孩子发热,痰响表现,无其他系统症状。
感染灶定位不明确:
大概率是上呼吸道(疱疹性咽峡炎,扁/咽喉炎等)?
其次是并发中耳炎?幼儿急疹早期?
较小概率事件是肺炎?脓毒症?脑炎?心肌炎?川崎病(一种血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早期表现。
尽量门诊查体(查看咽喉,听诊心肺腹,观察耳膜等),发热24小时后验血(血常规CRP)等,查找感染部位。
然后针对性用药,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定性:
基于绝大部分孩子发热原因常见细菌、病毒感染的临床经验。
儿童大概率事件是病毒感染,但推荐发热24小时后查血常规CRP评估是否细菌感染,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完善咽拭子病毒检测,看是否需要奥司他韦颗粒抗流感。
治疗:
大多数病毒感染无特殊用药。
无特效药。
若实在,实在是不方便的话门诊就诊,无过敏史的话先给予
一.药物:1.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必要时。
2.氨溴索口服液化痰三天看看。
二.液体以及饮食管理:
保证不比平时少的水份以及能量的摄入,可以考虑少量多餐,流质/半流质饮食。
三.观察: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后续11点观察指标。
四.预后评估:
如果没有后述11点等情况,大多数病毒感染自然病程约五天左右,
期间可能会反复发热,大多数自愈性,预后良好,家长也不必太过紧张和担忧。
有病情变化随时当地诊治,
无特殊情况三天后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