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昌盛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423*********96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中医为主,中西合璧,你我携手,身心安康! 传承经典,诚意正心,中西合璧,共康癌魔,疗愈疑难,开创未来! 健康长寿不踩坑,关注中医董昌盛!
擅长中草药、针刺、艾灸综合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胰腺癌,脑瘤、膀胱癌、前列腺癌、肝癌、胆囊癌,卵巢癌、子宫癌、乳腺癌、胃肠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骨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等)、各类良性肿瘤(结节、囊肿、肌瘤等)、癌症预防,癌症多发转移、癌症疼痛、术后疼痛,男科阳痿早泄,顽固失眠,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咳嗽,以及疑难杂症诸如内科杂病、妇科杂病、儿科杂病、各种皮肤病以及颈肩腰腿痛等。
董昌盛,男,中共党员,中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学科二支部组织委员、纪检委员,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青年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青年骨干人才,H指数11,国际权威杂志《Phenomics》、《iMeta》青年编委、《Phytomedicine》、《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rontiers in oncology》和《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审稿专家,《香料香精化妆品》青年编委、《社区卫生杂志》、《中华养生保健》编委;《世界中医药杂志》、《中国医药导报》审稿专家。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疑难杂症分会秘书长,中国医药教育学会中医药教育工作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上海市健康科普培训师资库高级讲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青年医师分会医药创新学组秘书,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青年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青年委员,全国膏方抗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治未病与亚健康分会理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委员会首届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肿瘤防治与科普分会第一届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良恶性肿瘤、疼痛及内科杂病的理论、临床和基础研究,共主持项目6项,参与了16项科研项目,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11项。以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年和2023年)2项,2017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目前共发表文章7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篇,总影响因子118.6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影响因子累计50;点校出版书籍1部,执行主编书籍1部;申请专利10项,授权3项,获得授权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2项,国家版权局作品著作版权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其中2019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23年获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技创新一等奖;获得首届临床医学奖——青年医师奋斗奖(中医系统仅2位)。2023年参编出版《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1部和《中国放射性肠道损伤中西医诊治专家共识》1部。 科普方面打造自媒体矩阵,在抖音、快手、视频号、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平台及微信群开展全方位、立体化中医科普,截止2023年4月26日全网粉丝约20万余人。首倡“五行科普愿景”:中医,西医,中西扬;中药,西药,名药讲;传承,创新,正能量;科技,科普,仁和方;东方,西方,大健康。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传统媒体如健康中国官网、《中国中医药报》、《劳动报》、《第一健康报道》和《上海中医药报》的肯定,科普作品被先后报道10余次。 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师承多位名家明师,精研中医25余年,继承先贤智慧,运用中医思维,结合现代科技进展,体悟天人之学,提倡身心灵同调,病证症同治,重视心理因素和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擅长以经方、时方、针刺、埋线、艾灸、手法、拔罐和放血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疼痛和皮肤科等各科杂病,体现传统中医之诊疗特点与优势。 肿瘤科擅用经方为主辅以时方,擅长中医药结合现代科技,有机融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对恶性肿瘤肿瘤患者精准评估,采用大中医综合治疗的方式,为患者制定“私人订制”个体化治疗方案,推崇“以人为本”、“人瘤并重”!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让每一个肿瘤患者“开心优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