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风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梁东风

梁东风

信息 纠错

副主任医师

医生主页

寄语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 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快乐!

寄语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 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快乐!

专业方向

免疫科

专业擅长

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等)、类风湿关节炎、纤维肌痛、“产后风湿”、周身疼痛和怕风怕凉、不安腿综合征(夜间下肢酸胀不适难以入眠)、腰背疼痛、各种类型关节炎和关节痛、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肌炎/皮肌炎、硬皮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抗磷脂综合征、痛风、各类血管炎(大动脉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ANCA相关血管炎、白塞综合征、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等)、IgG4相关疾病、成人斯蒂尔病、长期发热类疾病等。
深入理解和践行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对心身医学在风湿病领域临床应用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依靠扎实的风湿免疫病功底,擅于辅助应用心身医学鉴别诊断各类风湿病症状和疾病。在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上造诣较深,尤其是该病和焦虑/抑郁及其它各种病因引起的腰背疼痛的鉴别。摸索出一套针对非特异性腰背痛、纤维肌痛和功能性风湿病的行之有效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和药物组合,此类疾病主要表现包括:“产后风湿”、“月子病”、周身疼痛、怕风怕冷、关节和脊柱酸痛不适、夜间膝关节及下肢酸胀不适、身体感觉异常(发凉感、灼热感、麻木感、虫爬感、刺痛感、肌肉跳动感等)。同时擅长医患沟通,对患者有仁爱之心,通过心理疏导和抗焦虑抑郁药物帮助各类风湿免疫病患者更好地痊愈,缓解风湿相关的烦躁、郁闷、多汗、疲乏、失眠和周身不适等。
熟练掌握各种抗风湿药物的应用,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病情改善类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环孢素A等)、生物制剂(包括各类TNF-α抑制剂、IL-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JAK抑制剂、阿巴西普、利妥昔单抗、贝利尤单抗等)、抗风湿中成药,掌握了常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的使用。

执业地点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科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内分泌风湿免疫科

个人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科主任。
1996年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分配至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风湿免疫科从事临床工作至2024年3月,期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打下了扎实的大内科及风湿免疫科临床功底。
2024年3月起调至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担任科主任。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风湿学组的创立者及首任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风湿心身学组组长、纤维肌痛中西医结合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疾病心身共治研究学组副组长;
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2012至2014年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工作期间任海南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获奖荣誉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24年度“优秀医师”称号

科研成果

研究阐述了中国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特征性的临床特点,揭示了中国纤维肌痛患者误诊漏诊的常见疾病,发现了“怕风怕冷”等“产后风湿”症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采用双盲对照临床研究验证了关节腔内注射依那西普治疗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牵头主持制订《纤维肌痛诊疗中国心身-风湿专家共识(2023)》,国内首部《中国纤维肌痛康复指南(2021)》和《纤维肌痛运动干预患者实践指南(2021年)》。
作为国内唯一的风湿免疫专家参与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组织编写的《纤维肌痛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作为主要专家参与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订的《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指南》。

工作经历

2024年3月-至今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 科主任

1996年7月-2024年3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教育经历

博士

解放军医学院 风湿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