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会:[生活医嘱]
1.愉快地和孩子说再见
父母送孩子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应尽快离开。千万不要听到孩子哭声又回头去望望孩子,甚至将孩子带回家。否则,孩子有此“经验”,第二天入园只会哭得更加厉害。
02 不要否定孩子的焦虑情绪
避免批评或否定孩子的分离困难。例如,避免说“你真没用”或”不要你这样的孩子了”等气话。孩子现在可能会抗拒跟家长聊一些幼儿园里相关事情,先给于理解和允许。
03 坚持送孩子入园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不让他上幼儿园。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闹最厉害的时间,家长一旦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要及时离开。答应我好嘛?孩子入园后,咱还是别爬窗户偷偷看了实在不放心,就不停默念“老师带娃是专业的”多念几遍,心里就淡定了~
04 按时去接孩子回家
准时去接孩子放学让孩子心理有预期,可掌控。知道父母不会不见了,也不会不要他。接孩子时候可以带一个强化物,比如一个孩子喜爱零食,水果,玩具。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为你今天有勇敢的挺过来(适应了)幼儿园感到骄傲,这些零食水果是你的奖励,妈妈知道你正在逐步适应对幼儿园生活,你也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
05 家长需要与幼儿园多沟通和配合
家长主动跟学校沟通,让老师知道孩子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方便老师给于照顾和引导。家庭也需要制定与幼儿园相仿的作息制度,培养幼儿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
06 生活中多关注,关心,陪伴孩子的
主动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喝水,吃饭,午睡,大小便,与小朋友相处,与老师关系,有没有什么困难,并及时给于帮助。
[医嘱]
对于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愤怒情绪和行为处理:
1.接受情绪本身,想哭哭泣是可以的,但是可以转移注意力,共情的方式来让孩子感受变好。甚至不批评他,他自己也有恢复的能力。
2.如果有打人和摔东西行为,需要干预。其他家人配合通过抱住,或者抱走的方式制止。温和而又坚定的告诉孩子,生气是可以的,但是打人或摔东西是不可以的。
3.不管在处理分离焦虑和孩子愤怒情绪上,一家人意见要达成一致,分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