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郝永强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103*********62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病友推荐度 3.8 同行推荐度 16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全体同仁衷心祝愿您健康、幸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为集临床、科研与教学为一体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先后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关节外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国家卫生部重点专科(骨科),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附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与关节研究中心、张江医学内植物工程研究所、中法生物材料和细胞治疗联合研究室、关节镜培训中心、成份组织库及《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辑部等。 自上世纪80年代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在戴尅戎院士带领下,在国内率先开展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并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合作,研究设计适合国人个体的肿瘤定制型保肢假体,既提高了疗效、大大节约了巨额的治疗费用,也使该项研究及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与治疗方面在国内已形成明显的专业优势,定制肿瘤型人工假体已广泛应用于骨盆肿瘤、膝关节周围肿瘤、肩关节周围肿瘤、髋关节周围肿瘤、肘关节周围肿瘤、踝及腕关节周围肿瘤、肩胛骨肿瘤以及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治疗技术及疗效居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兄弟科室的学科优势为依托,积极与整形外科、血管外科、口腔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放疗科、病理科、放射影像学科等学科密切合作,开展带血管自体腓骨(肌皮瓣)移植重建、大段瘤骨灭活复合自体干细胞再植、带血管自体腓骨(肌皮瓣)与大段同种异体骨或大段瘤骨灭活骨复合保肢重建、大段同种异体骨与人工假体复合重建、全身各种(肌)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巨大创面等保肢重建技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保持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微创骨活检的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及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基础,进行精确、科学、正规的新辅助化疗,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放疗及免疫等综合治疗,极大程度地挽救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的生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对转移性骨肿瘤,在微创骨活检的肿瘤组织病理学及相关检查的基础上,明确原发性肿瘤的性质及部位,在治疗原发性肿瘤的基础上,开展微创手术(局部注射骨水泥)及预防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等,对已发生病理性骨折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生存时间,积极进行病理性骨折的各种内固定、放疗、同位素、双膦酸盐、三阶梯镇痛等规范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骨与软组织肿瘤(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保肢及肢体重建)、骨盆肿瘤的切除及个体化保肢重建、疑难性骨病、骨关节复杂性创伤、骨质疏松症及相关骨折、病理性骨折的规范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郝永强,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管处处长。199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中心从事医、教、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靶向 Notch 信号通路调控干细胞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项目批准号81071472)” 及“肌肉影响骨折愈合的Akt1信号通路分子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81371960)”、上海市科委“基于图像融合的下一代非触式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样机研制”、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项目“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个体化保肢重建中的应用及规范化平台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研究基金”重点项目“载PTX可控释放涂层可降解镁合金骨内填充支架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研究”等项目,作为子课题副组长参加国家863项目“具有多级孔结构的有序纳米纤维 BC/HAp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国家973项目子课题“新型医用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及生物适配基础科学问题研究”、985工程项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转化”等研究项目,为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机理的实验研究”、上海市科委医学发展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防治研究”的主要承担者,上海市教委项目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机理的实验研究”等项目的主要参加者;主持完成了上海市高校科研基金“自体骨髓干细胞复合载体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修复的实验研究。”、上海市卫生局项目“自体富集骨髓干细胞复合载体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21篇)。申请国家专利11项。2004年赴比利时Free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09年赴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骨科作访问学者。目前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工作委员会脊柱骨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关节与脊柱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盆环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华人骨研学会会员、国际脆性骨折学会委员(FNN)、SICOT中国骨肿瘤学组委员、SICOT中国上海分会骨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骨科学会骨肿瘤专业组组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骨科医师协会骨肿瘤组副组长、上海市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3D打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委员等,《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副主编、《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基础《实验》与组织工程主编)、《国际骨科学杂志》编委、《JBMR(中文版)》编委、《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编委、《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编委、《骨矿与临床》副主编、《骨质疏松诊断》副主编等。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1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02年 )(第5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 )(第2完成人)各一项。曾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骨科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大会优秀论文奖各一次;2002国际骨质疏松高级研讨会获青年学者奖;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获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四届中国药学发展奖康辰骨质疏松医药研究奖(HOMA)杰出青年学者奖;2010首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临床研究杰出青年学者”优秀奖。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