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黎明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孙黎明

孙黎明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生主页

专业方向

儿科

专业擅长

儿童血液、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

执业地点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

个人简介

孙黎明,女,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德国)
  教育背景

  1983年 开始从事儿童血液肿瘤专业的临床、科研和教学;
  1993年 由国家教委选拔为国家公费访问学者,派赴德国汉堡大学德国血液肿瘤中心进修,师从德国血液、肿瘤协作组(GPO H),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项目负责人Dr.Janka-Shaub和骨肿瘤(COSS)项目负责人 K.Winkle教授,系统地进行血液肿瘤和骨及软组织肿瘤的临床治疗及实验室研究;
  1994年 考取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博士,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实验室技术;
  1998年9月 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1999年1月 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任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

  专业特长

  儿童脑肿瘤的临床治疗:
  为开展我国儿童脑肿瘤术后治疗,先后于2004年6-12月,2006年10-12月,2009年10月3次赴德国,师从德国汉堡大学儿童血液肿瘤中心现任主任、德国及欧洲儿童脑肿瘤项目(HIT/GPOH)负责人S.Rutkowski教授,学习儿童脑肿瘤的个体化化学药物治疗技术,并在S.Rutkowski教授的指导下,在国内开展了基于德国化疗方案的规范化治疗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手术+放疗、化疗的序贯治疗。在化学药物治疗儿童恶性肿瘤及脑肿瘤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儿童血液、肿瘤的临床治疗:
  从1986年起,开始从事儿科血液肿瘤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德国留学期间,一直学习和研究儿童血液肿瘤的多中心治疗;熟知德国GPOH和BFM及COSS/CWS HIT的治疗方案以及方案中各种化疗药物的具体给药方法。
  回国后,采用德国COALL-GPOH和AML-BFM和COSS-GPOH,HIT-GPOH方案治疗儿童白血病、儿童骨及软组织肿瘤和儿童脑肿瘤,取得理想疗效。接受化疗的肿瘤患儿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00天。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儿童白血病、儿童骨及软组织肿瘤和儿童脑肿瘤治疗的最佳化疗方案。

社会任职

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骨肉瘤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儿童血液肿瘤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委员。

获奖荣誉

2003年9月30日,被国家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共同评选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授予“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科研成果

 [科研]

  “门冬酰胺酶40,000/m2/次的用药方式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该研究国内首创,达到国际水平;??研究结果在《中华血液杂志》和《儿科临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门冬酰胺酶40,000/m2/次的用药方式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该研究国内首创,达到国际水平;??研究结果在《中华血液杂志》和《儿科临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论文/论著]

  COALL-97 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大剂量静脉滴注门冬酰胺酶治疗后脑脊液门冬酰胺浓度,《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
  大剂量左旋门冬酰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查,《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
  Versorgung Krebskranker Kinder,德国《Paediatrie hautnah》,2000
  儿童白血病在德国的治疗,《癌症》,1999
  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中国小儿血液》,2001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浅谈,《中国小儿血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