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中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马志中

马志中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道成者敬畏良知 为医不能得道,难以创新。 为医之职,当有两个层面,医术和医道。医术是较低的层面,是医者的生计,是物质的层面。而医道则是追求的境界,是精神的归宿。 何为良医?良医是一个 "殉道"之人。凡殉道者,其共性是把理想的追求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是忘我的境界。殉道者是能克服本能的人;求生欲、食欲、性欲和支配欲都是本能,常人难以抗拒,而殉道的人能。 路漫漫兮,其修远矣。就修成医道层面而言,这里强调时间的重要。医之集大成者,初叩医门之时,无不自稻粱谋始。本为衣食而来,然不自觉走上修道之路。贫病唤醒了良知,创痛激起了爱心和同情,权贵激惹出憎恶。于是善生。行善则是医者修身之道。然而接触疑难杂症,则趣生,只趣则不足以疗伤除疾,治好病则是医者之本分,钻研势在必行,久之头脑中之兴趣域大部被医事所占据,其他杂念则逐渐被淡化……适应和习惯的成熟而道成。 道成者像一块挣脱磁场的磁性金属,只能身不由己地向磁力中心运动。即使挣脱了引力,他们已然成为物欲横流世界的陌生者。世俗抛弃了他们,他们也无法认可世俗。得道者是一个进化优秀的群落,不是单体……就每个个体而言近乎平凡,而互补的结果却形成了医者的至高品位。 医学创新是行医得道时的产物。成道者于是具备了某些特质和表现。  "心净"和宗教式的"痴迷"是一个重要的特质。"心净"是他们的头脑中真假、善恶、美丑经过强烈搅动、震荡、混浊沉淀后灵魂的澄澈,杂念沉人了心底。"痴迷"摆脱了功利的追逐,这正是创作的境界,与传世佳作和命运交响曲问世的时刻一样。没有宗教式的痴迷就不会有不断创新的动力。  道成者有服不完的苦役。责任时时牵绊着他们的双腿…  道成者敬畏良知……把良知和诚信作为神圣而加以守护。 潜心给病人治好病的人自然会去创新。修不成医道境界的人创不了新。医学创新是”无为而为"。创新是埋头履行治病救人繁务中的急中生智,往往是初衷被遗忘后的意外。创新是水到渠成。梦想一鸣惊人的人是走不到秋天的。创新的喜悦是留给那些先病家之忧而忧,后病家之乐而乐的人们的。

寄语
道成者敬畏良知 为医不能得道,难以创新。 为医之职,当有两个层面,医术和医道。医术是较低的层面,是医者的生计,是物质的层面。而医道则是追求的境界,是精神的归宿。 何为良医?良医是一个 "殉道"之人。凡殉道者,其共性是把理想的追求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是忘我的境界。殉道者是能克服本能的人;求生欲、食欲、性欲和支配欲都是本能,常人难以抗拒,而殉道的人能。 路漫漫兮,其修远矣。就修成医道层面而言,这里强调时间的重要。医之集大成者,初叩医门之时,无不自稻粱谋始。本为衣食而来,然不自觉走上修道之路。贫病唤醒了良知,创痛激起了爱心和同情,权贵激惹出憎恶。于是善生。行善则是医者修身之道。然而接触疑难杂症,则趣生,只趣则不足以疗伤除疾,治好病则是医者之本分,钻研势在必行,久之头脑中之兴趣域大部被医事所占据,其他杂念则逐渐被淡化……适应和习惯的成熟而道成。 道成者像一块挣脱磁场的磁性金属,只能身不由己地向磁力中心运动。即使挣脱了引力,他们已然成为物欲横流世界的陌生者。世俗抛弃了他们,他们也无法认可世俗。得道者是一个进化优秀的群落,不是单体……就每个个体而言近乎平凡,而互补的结果却形成了医者的至高品位。 医学创新是行医得道时的产物。成道者于是具备了某些特质和表现。  "心净"和宗教式的"痴迷"是一个重要的特质。"心净"是他们的头脑中真假、善恶、美丑经过强烈搅动、震荡、混浊沉淀后灵魂的澄澈,杂念沉人了心底。"痴迷"摆脱了功利的追逐,这正是创作的境界,与传世佳作和命运交响曲问世的时刻一样。没有宗教式的痴迷就不会有不断创新的动力。  道成者有服不完的苦役。责任时时牵绊着他们的双腿…  道成者敬畏良知……把良知和诚信作为神圣而加以守护。 潜心给病人治好病的人自然会去创新。修不成医道境界的人创不了新。医学创新是”无为而为"。创新是埋头履行治病救人繁务中的急中生智,往往是初衷被遗忘后的意外。创新是水到渠成。梦想一鸣惊人的人是走不到秋天的。创新的喜悦是留给那些先病家之忧而忧,后病家之乐而乐的人们的。

专业方向

眼科

专业擅长

眼外伤、各类眼底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神经损伤,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执业地点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个人简介

马志中,男,主任医师,眼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7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1983年毕业于军医进修学院,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301医院眼科工作。历任任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和主任。
多年来,马志中教授一直致力于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及视神经损伤方面的临床及研究工作,承担了多个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眼超显微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后自发性再生研究”;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重点课题-“不完全视神经损伤的再生及视神经软膜切开减压术临床研究”;“视神经损伤机制、临床救治及修复再生研究”等。在眼显微外科等诸多领域均有较高造诣。在眼外伤、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视神经损伤等方面的治疗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白内障手术、角膜移位、青光眼手术、眼部成形方面也同样具有较高的水平。
研究成果
1.马志中教授自主研发的新型手术方法“自体Bruch膜带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植治疗老年黄斑变性(AMD)”,涉及眼底外科手术“禁区”—— 黄斑下及脉络膜手术,被2007年美国眼科年会(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眼科学术会议)评为最佳论文(Best Paper),评奖专家是这样评论的:这项技术的设计和全新手术技术无疑属于源创性工作。
同时,美国眼科年会新闻工作室在会议期间向美国30余家主要媒体发布新闻稿,宣传在老年黄斑变性治疗方面的重要技术突破。后相关文章在世界权威眼科杂志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社会任职

中华眼科学会眼外伤学组名誉组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理事

美国眼科学会国际会员

国际眼外伤学会中国代表

美国视网膜专家学会(ASRS)国际会员

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理事

《中华眼科杂志》编委

《中华实用眼科杂志》编委

《中国眼底病杂志》编委

《中国眼科杂志》(英文版)编委

《国际眼科纵览》编委

《英国眼科学》(中文版)编委

《眼科杂志》编委

《武警医学杂志》编委

获奖荣誉

1996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姜泗长奖励基金奖

1998年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优秀学员奖学金》奖

2001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美国眼科年会最佳论文

200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医疗技术创新一等奖

2010年世界百名杰出医生之一(The IBC Top 100 Health Professionals 2010)

2010年武警部队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秀管理项目一等奖

201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

2011年中华杰出眼科医师奖

2013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质服务先进集体三等奖

科研成果

著作译作

1. 张卯年、马志中主编:《玻璃体显微手术学》,金盾出版社,1994年
2. 扬钧主编:《现代眼科手册》,马志中参编《眼外伤手术》章节,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
3. 宋琛主编:《手术学全集》(眼科卷),马志中参编《角膜手术》章节,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年
4. 黎晓新主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马志中参编《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章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5. 宋琛主编,马志中副主编:《手术学全集眼科卷》,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年
6. 马志中任编委《眼科疑难病》,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年8月
7. 马志中任编委《实用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