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者敬畏良知 为医不能得道,难以创新。 为医之职,当有两个层面,医术和医道。医术是较低的层面,是医者的生计,是物质的层面。而医道则是追求的境界,是精神的归宿。 何为良医?良医是一个 "殉道"之人。凡殉道者,其共性是把理想的追求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是忘我的境界。殉道者是能克服本能的人;求生欲、食欲、性欲和支配欲都是本能,常人难以抗拒,而殉道的人能。 路漫漫兮,其修远矣。就修成医道层面而言,这里强调时间的重要。医之集大成者,初叩医门之时,无不自稻粱谋始。本为衣食而来,然不自觉走上修道之路。贫病唤醒了良知,创痛激起了爱心和同情,权贵激惹出憎恶。于是善生。行善则是医者修身之道。然而接触疑难杂症,则趣生,只趣则不足以疗伤除疾,治好病则是医者之本分,钻研势在必行,久之头脑中之兴趣域大部被医事所占据,其他杂念则逐渐被淡化……适应和习惯的成熟而道成。 道成者像一块挣脱磁场的磁性金属,只能身不由己地向磁力中心运动。即使挣脱了引力,他们已然成为物欲横流世界的陌生者。世俗抛弃了他们,他们也无法认可世俗。得道者是一个进化优秀的群落,不是单体……就每个个体而言近乎平凡,而互补的结果却形成了医者的至高品位。 医学创新是行医得道时的产物。成道者于是具备了某些特质和表现。 "心净"和宗教式的"痴迷"是一个重要的特质。"心净"是他们的头脑中真假、善恶、美丑经过强烈搅动、震荡、混浊沉淀后灵魂的澄澈,杂念沉人了心底。"痴迷"摆脱了功利的追逐,这正是创作的境界,与传世佳作和命运交响曲问世的时刻一样。没有宗教式的痴迷就不会有不断创新的动力。 道成者有服不完的苦役。责任时时牵绊着他们的双腿… 道成者敬畏良知……把良知和诚信作为神圣而加以守护。 潜心给病人治好病的人自然会去创新。修不成医道境界的人创不了新。医学创新是”无为而为"。创新是埋头履行治病救人繁务中的急中生智,往往是初衷被遗忘后的意外。创新是水到渠成。梦想一鸣惊人的人是走不到秋天的。创新的喜悦是留给那些先病家之忧而忧,后病家之乐而乐的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