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晓刚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项晓刚

项晓刚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但行无怨,救治病患。

寄语
但行无怨,救治病患。

专业方向

感染内科

专业擅长

各类肝损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代谢性肝病、肝硬化、肝脏肿瘤及肝衰竭的诊治,感染性发热、寄生虫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诊治

执业地点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危重型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及肝炎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抗感染药物评价与管理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会病毒学组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奖荣誉

2012年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年华夏医学奖一等奖
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16年上海市医学科技推广奖
2020年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奖
2020年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科研成果

首次报道新型免疫细胞因子IL-22与非ELR型CXC趋化因子在HBV感染所致肝损中发挥保护作用(Immunology and Cell Biology 2012)。在药物性肝损伤中,最先发现细胞因子IL-22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5)。在危重型肝衰竭领域,独创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三阶段造模法”,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种最接近患者临床特征的ACLF小鼠模型,解决该领域一直没有合适动物模型开展机制研究的困境,以此模型首次发现肝内STAT1/STAT3激活失衡是ACLF病程进展的重要机制,干预这一平衡可以改善ACLF小鼠预后,为病毒性肝炎所致危重型肝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和实验依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并在国内推动了一项基于IL-22治疗肝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转化研究的开展。

工作经历

2011年7月-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教育经历

博士后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肝脏病学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内科学

硕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内科学

本科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