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佛平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陈佛平

陈佛平

信息 纠错

副主任医师

医生主页

专业方向

放疗科

专业擅长

本人专注于妇科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精准诊疗体系构建,以分子分型为导向,融合自适应放疗(ART)和三维后装放疗技术,推动个体化治疗策略创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三维后装放疗技术创新:基于CT/MRI影像引导,开展个体化三维剂量优化,采用3D打印模具引导插植技术精准覆盖异形肿瘤,结合顺铂增敏同步治疗,使宫颈癌实现满意局部控制率;
自适应放疗系统开发:应用AI算法实时修正放疗计划,通过图像引导动态调整靶区剂量分布,将宫颈癌单次放疗时长由传统2-3天缩短至20分钟,同时降低直肠受量20%,降低放射性肠炎发生率;
并发症防控体系:开发基于剂量云图的直肠保护技术,结合无痛麻醉下三维后装治疗,使严重放射性肠炎发生率降低至5%以下。

执业地点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

个人简介

临床医学博士、博士后,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医师。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中山大学。

获奖荣誉

曾获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Merit Award,当届全球仅100名获奖者,其中中国仅3名。

科研成果

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肿瘤学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聚焦宫颈癌免疫微环境调控机制研究,发现CD8+ T细胞空间分布与PD-L1动态表达的预后预测价值。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影像组学引导的宫颈癌自适应放疗技术研发,构建国内首个基于深度学习的靶区勾画云平台。
研究方向与技术创新
深耕妇科肿瘤精准治疗领域,形成三大特色方向:
个体化放疗技术突破
宫颈癌:搭建CBCT引导自适应放疗系统,通过实时形变配准技术将单次治疗时长缩短至20分钟,直肠受照剂量降低23%;
子宫内膜癌:开发基于3D打印模具的个体化后装放疗技术,实现复杂宫腔形态的精确剂量覆盖,局部控制率提升至89%。
治疗策略优化
新辅助治疗:建立宫颈癌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的转化治疗模式;
预后预测体系构建
创建宫颈癌免疫微环境动态评分系统(CD8+/PD-L1空间异质性指数),指导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筛选。

工作经历

2020年7月-至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放射治疗 医师

教育经历

博士后

中山大学 肿瘤放射治疗

博士

中山大学 肿瘤放射治疗

硕士

中山大学 肿瘤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