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志华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101*********80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生活意义发现会,助力强迫、焦虑、惊恐、抑郁、失眠康复 康复的意义是什么? 康复不是去摆脱问题,而应把它看作超出精神健康的一个概念,是用来去帮助人们认识和形成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梦想。 康复是一种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一个过程,包括个人的态度、价值观、情感、目标、技能或者角色的改变。这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生活方式,即使受到疾病的限制,也能为生活做出贡献。 康复是去建立一个人们自己觉得的有意义的、满意的生活,不管病症或者问题是否会持续或者反复发生存在。 康复不是使你恢复以前的样子,而是去构建一些新的东西,成为一个新的你。
厌学、失眠、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惊恐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主攻目前国际最流行最科学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并擅长森田治疗、焦点解决疗法,能将三种疗法有机整合。
郭志华,男,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精神病学系访问学者,目前就职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心理科,2009-2020年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研究方向:精神康复,认知行为治疗,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CPA)康复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2016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精神病学系学习严重精神障碍的社区心理康复和认知行为治疗,参与完成6项国家级及北京市级精神疾病心理干预的科研项目,论文8篇,认知行为治疗译著2部。擅长厌学、失眠、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惊恐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简介: 2006年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同年考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师从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占江教授,专注于认知行为治疗,多次参加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精神分析等心理治疗技术培训。同时学习掌握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及神经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完成接受北京地区精神科医师专科训练,同时参与多项国家及北京市的关于精神疾病心理干预的项目。2020年2月-2020年6月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2020年7月开始就职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并师从心理科主任刘松怀教授。 参与课题: 强迫症CBT治疗前后的脑fMRI变化及与症状的关系(课题编号:7082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精神分裂症社区CBT操作程式的效果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09-1050),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精神分裂症非药物治疗新技术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研发攻关类项目(项目编号:0906001000091),年度2006-2009. 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效果评价,首都临床特色研究,年度2011-2013. 认知行为治疗在中国社区精神障碍康复中的应用,中国-WHO 2010-2011双年度合作项目. 精神障碍认知行为治疗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展与应用,中国-WHO 2012-2013双年度合作项目. 扬帆计划“认知行为治疗规范化服务研究与推广”(项目编号:XMLX201403),北京市医管局,2014-2016. 发表文章: 郭志华,李占江,马云等. 短程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初步观察.中华精神科杂志,2015,48(6):331-338. 郭志华,李占江,徐子燕等.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7-9. 郭志华,李占江.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个案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8):602-605. 郭志华, 王娜, 李占江. 精神分裂症症状与症状归因的研究进展.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9,42(1):50-52. Li ZJ, Guo ZH, Wang N, Xu ZY, Qu Y, Wang XQ, Sun J, Yan LQ, Ng RM, Turkington D, Kingdon D.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Beijing, China. Psychol Med. 2015 45(9):1893-1905. 杨晓婕,郭志华,陈琦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非理性信念的关系研究.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4,,1(6):587-589. 翻译: 重性精神疾病的认知行为治疗-图解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机遇与挑战,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