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大森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101*********32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病友推荐度 4.5 同行推荐度 160

亲爱的患友及家属: 您好! 骨与软组织的肉瘤作为一类特殊罕见疾病,涵盖70-100余种亚型,每个生命都值得被精准对待。值得欣慰的是,通过早期规范诊疗绝大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即使进展期患者,在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案下也能获得较好预后。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我们科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200张专科床位,始终践行"精准诊疗全程管理"的理念。 为突破地域限制,我与好大夫在线搭建了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十六年间,几千例患者通过该平台实现高效复诊、紧急状况处置和住院流程衔接,为每位患者节省了经济及时间成本。 在此温馨提示: 1. 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我的线上问诊将优先处理好大夫平台标准化病例(系统会自动提醒),其他社交软件(包括微信)咨询可能难以及时响应; 2. 该平台所有回复,为我本人亲自回复。 3. 异地与北京患者,均可通过该平台联系我安排住院或推荐会诊。异地患者术后可通过高清影像传输实现随访。 4. 影像资料请以DICOM原始数据为佳,若需手机拍摄CT片,请确保每帧图像文字清晰可辨(建议对焦时以英文标识为基准)。 5.咨询可根据个人需求,设置为隐私咨询。 医路漫漫,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全体医护的一员,愿以专业护航,与您携手穿越迷雾。 【随附】影像拍摄指南图示 为帮助您高效完成影像资料上传,请参考以下专业拍摄建议: 1. 环境准备 - 关闭手机闪光灯,选择光线均匀的室内环境(避免强光直射或屏幕反光) - 将胶片/报告平铺于深色桌面,或固定于观片灯/透光玻璃窗(如医院放射科专用灯箱) 2. 分区域拍摄(关键!) - CT/MRI胶片:以"A4纸区域"为单位分块拍摄(每张胶片约需6-8张分镜) - 纸质报告:整页平铺拍摄后,另需对"影像描述""诊断结论"等关键段落单独特写 3. 精准对焦技巧 - 点击屏幕中的英文标识(如"CT CHEST""T2WI"等字样)手动对焦 - 双指放大画面至清晰显示矩阵小格(理想效果:可辨识3mm以上病灶细节) 4. 质量自检标准 - 文字可读:所有检查参数(kV、mA、层厚)、解剖标识清晰可见 - 灰度层次:能区分骨骼/软组织/病灶的密度差异(建议上传原图) 重要提示 ◆ 优先获取DICOM原始数据(检查时向放射科申请光盘/二维码) ◆ 反光严重的胶片可尝试15°斜角拍摄,或夜间窗前拍摄 ◆ 上传后请留言说明:检查部位+检查日期+主诉症状 生命无价,影像即医者的眼睛——您上传的每个像素,都是精准诊疗的基石。 李大森 2025.4.20

一、 骨原发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 专业开展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等高难度骨恶性肿瘤的保肢手术,结合精准切除与功能重建,尤其擅长儿童保肢及肢体延长技术,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 二、 转移性骨肿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综合治疗 1.四肢骨转移癌的稳定性重建:针对病理性骨折高风险或已发生的骨转移癌,实施个性化内固定或肿瘤假体置换,恢复骨骼力学稳定。 2.脊柱转移癌的精准干预:基于国际评估体系(如SINS评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微创椎体强化、内固定或开放减压融合术,降低脊髓压迫风险。 3.寡转移灶的根治性切除:对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来源的孤立性骨转移灶,行肿瘤学边缘的彻底切除,极限延长患者生存期 三、 复发骨巨细胞瘤的再手术治疗 依据最新指南,采用扩大切除结合辅助治疗策略,降低局部复发率。 四、 软组织肉瘤的规范化外科治疗,这是治疗成功,治愈肉瘤的基石。 针对滑膜肉瘤、脂肪肉瘤等高侵袭性软组织肿瘤,开展WHOPS术后扩大切除及皮瓣/肌瓣功能重建,确保肿瘤学安全与功能恢复。 五、 复杂解剖区域肿瘤的精准外科治疗 涵盖骶骨、骨盆、脊柱等高危部位肿瘤的整块切除、稳定性重建及神经血管、内脏保护技术。部分手术需要我院多学科协作。 六、 良性骨肿瘤的微创化管理 对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等病变实施经皮硬化、刮除等微创治疗,并建立长期随访体系。 七、内生软骨瘤的全程管理 基于影像学与临床特征制定个体化方案,涵盖动态监测、恶变预警及手术干预。 八、骨结核的外科干预 对药物控制不佳的病灶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重建脊柱/关节稳定性。 九、骨与软组织肿瘤多学科诊疗(MDT) 联合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学科,制定手术-化疗-放疗序贯方案,优化治疗结局。 十、遗传性骨肿瘤/骨病的系统化管理 提供骨软骨瘤病等家族性骨病基因检测、早期筛查及终身随访服务,实现精准防控。 ——以循证医学为基石,整合修复外科、3D打印与分子诊断技术,为患者提供国际标准的肿瘤外科解决方案。

李大森,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师从郭卫教授,于2005年获北京大学外科博士学位,之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至今。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