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兵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陆小兵

陆小兵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但愿人长久 健康永相伴 医生是来服务患者的。这点许多医生同行不认同。因为他们看来,服务行业人员似乎就低级些。我们做医生的可以救死扶伤,怎么能说低级呢?其实服务者能说低级吗?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医生不是制造商,不是跟机器打交道,我们是为病人解除疾病痛苦,说本质就是服务患者嘛!   作为服务提供者,我们就应该明白,患者并不仅仅是来解除疾病的,也是来解除痛苦的。我们不但应该针对疾病工作,更是对人工作。对人工作就应该有服务热情,不仅仅是关心病人的病,更应该关心病人这个人! 本人行医二十余载,谨遵做一名好医生要有很多美德:克己、利人、同情、正直。也是希望每一位能够让患友早日康复,回归社会。不仅减少患者的痛苦,也是较少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寄语
但愿人长久 健康永相伴 医生是来服务患者的。这点许多医生同行不认同。因为他们看来,服务行业人员似乎就低级些。我们做医生的可以救死扶伤,怎么能说低级呢?其实服务者能说低级吗?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医生不是制造商,不是跟机器打交道,我们是为病人解除疾病痛苦,说本质就是服务患者嘛!   作为服务提供者,我们就应该明白,患者并不仅仅是来解除疾病的,也是来解除痛苦的。我们不但应该针对疾病工作,更是对人工作。对人工作就应该有服务热情,不仅仅是关心病人的病,更应该关心病人这个人! 本人行医二十余载,谨遵做一名好医生要有很多美德:克己、利人、同情、正直。也是希望每一位能够让患友早日康复,回归社会。不仅减少患者的痛苦,也是较少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专业方向

精神科 双相障碍科

专业擅长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偏头痛、睡眠障碍、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等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有一定心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妊娠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见解,开展精神疾病患者的生育咨询。对精神疾病患者伴发的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闭经,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等)的临床处理有丰富的经验,专长精神疾病的饮食营养疗法。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治疗经验

根据部分线下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

  • 抑郁症 4525例
  • 精神分裂症 2531例
  • 焦虑症 1049例
  • 情感障碍 831例
  • 双相情感障碍 650例
  • 强迫症 522例
  • 失眠 232例
  • 睡眠障碍 188例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28例
  • 心理障碍 51例
  • 癫痫 32例
  • 头晕 17例
  • 头痛 14例
  • 人格障碍 10例
  • 抽动症 7例
  • 神经官能症 4例
  • 嗜睡症 4例
  • 肥胖症 3例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例
  • 腹痛 1例
  • 小儿胃炎 1例
  • 心动过速 1例

执业地点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

个人简介

陆小兵,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成人精神科科副主任。
199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卫生系,毕业后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从事精神心理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至今。长期在精神科临床一线(住院部和门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实践,特别对难治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偏头痛、睡眠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等的诊断与治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妊娠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见解,开展精神疾病患者生育咨询。对精神疾病合并代谢性疾病的管理有特色有效的综合干预方法。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社会任职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客座教授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焦虑与相关障碍协作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分会计算精神医学学组委员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合成毒品分会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信息工程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神心理健康分会常委
广东教育学会学生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广州市医师协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获奖荣誉

荣获"羊城好医生"
"岭南名医"
"平安好医生"

科研成果

主要参与国自然重点项目、广东省卫生厅、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卫生局课题数项。
从事“重性精神疾病脑影像学”“精神科代谢性疾病”的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达体朗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等在《Medicine》、《Psychological Medicine》、《中国行为医学》等杂志共计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