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琼
主任医师
科主任
心血管内科杨广龙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程传福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万书平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燕来清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陈礼学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刘军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魏辉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罗劲勇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吴柏茂
主治医师
3.3
孔海英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刘曼华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汪凛
主治医师 助教
3.3
心血管内科熊昌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吴安爽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韩涛
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陈杰
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廖一夫
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陈磊
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邢海武
医师
3.3
阿托伐他汀钙是可以吃半片的。这个药物主要是一种降低血脂的药物,主要降低胆固醇,也可以降低甘油三酯。这个药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 长期服用这个药物可以导致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损害的表现,但是一般来说都是问题不大。除非是患者之前就有肝功能损害,比如说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等。 阿托伐他汀有哪些用药注意事项?阿托伐他汀钙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因此这个药物一般都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脑梗塞等疾病的。 1.这个药物一般都是晚上睡觉前服用,如果长期服用这个药物,建议查一下肝功能,如果患者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三倍就需要停药,如果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一般是减半服用。 因此这个药物每天吃半片是完全可以的。 2.在服用这个药物的过程中,建议患者饮食上少吃油腻的食物,比如说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等食物,可以多吃水果,比如说苹果,香蕉,猕猴桃,橘子等等。 3.注意事项 在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的过程中,除了注意患者肝功能以外,还要注意患者有没有全身肌肉酸痛的情况。因为这个药物可以导致横纹肌溶解症,这是一种以全身骨骼肌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但是后果很严重,因此要高度警惕。
心力衰竭控制期是相对于恶化期或加重期而言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其心功能损害其实并未完全恢复。中国心衰注册登记研究显示,85%的心衰出院患者,其心功能在NYHA II-IV级。对于这样的患者,出院后应该如何管理呢?在2018中国心脏大会(CHC)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其柱教授讲解了慢性心衰控制期管理的五个方面。 饮食管理 盐摄入过量是慢性心衰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衰患者应选择低盐饮食,严重者需限制液体摄入量。盐摄入量轻中度心衰患者为2~3g,重度心衰患者低于2g。 同时,应避免容量不足,防治低钠血症和低血压。正常成人24小时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均为2500ml 心衰患者应在早餐前监测体重。两天体重增加超过2kg或一周体重增加超过2.5kg时,须及时就诊。 活动管理 以往认为,心衰患者应尽量避免运动。自2009AHA成人慢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开始,这一观点发生了改变。所有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只要能够耐受所制定的运动方案,都应进行运动锻炼。坚持运动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生活质量和预后。 无症状和无容量超负荷的患者可坚持适量运动: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稍微出汗但能自由交谈;每周至少2次负重或对抗运动,有条件者可进行心脏康复训练。 情绪管理 一项Meta分析显示,慢性心衰患者总体抑郁发生率为21.6%。抑郁或焦虑等负性情绪危害慢性心衰患者。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焦虑和低社会支持是慢性心衰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应想到患者的转归。 因此,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情绪管理。 预警管理 一项研究纳入678例控制期的慢性心衰患者,发现56.4%的患者不知道夜间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衰,52%的患者不知道疲乏可能是心衰,48%的患者不了解每日体重监测对心衰管理的重要性,43%的患者不知道心率快对心衰预后不利。 心衰患者的日常目标体征包括:无呼吸短促感,无胸前区不适,无水肿或进行性加重的水肿(包括脚、踝、小腿和腹部),无异常体重增加。这些表现提示心衰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 心衰再发加重的警示包括:(1)体重增加:>2kg/2d或>2.5kg/w;(2)有呕吐或腹泻症状:≥2d;(3)脚、踝、小腿或腹部进行性水肿;(4)新发轻度头痛或头晕症状;(5)坐立不安,烦躁心慌;(6)平躺时呼吸困难;(7)坐立或垫高枕头才容易入睡。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 心衰再发加重的危险预警包括:(1)呼吸困难,需用力呼吸;(2)静坐时呼吸气短症状不能缓解;(3)心率增快,静息状态下心率不下降;(4)静息或药物作用下胸痛持续存在;(5)意识不清晰不能清楚思考问题。这些情况均需要及时处理。 药物管理 不坚持服用药物是慢性心衰控制期的普遍现象,而且随着出院时间延长,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逐渐下降。 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是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的基本方案,即“金三角”。近期更新的欧美指南均推荐了ARNI和伊伐布雷定。 心率管理已经成为心衰管理的重要内容。NYHA II-III级、LVEF≤35%的症状性慢性HFrEF患者,在应用最大耐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后,静息窦性心率仍≥70次/分,推荐应用伊伐布雷定。
冠心病是指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变得狭窄甚至堵塞而引起的一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尽早的发现冠心病的症状对治疗是非常的有帮助的。一起来了解下冠心病的常见症状。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这也是冠心病的症状表现之一。 心肌梗塞: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 猝死: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