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5%-50%,其中25%-30%在20年内会发展成终末期肾病(ESRD)。全球IgA肾病患者总数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1016万人,其中我国237万人。 IgA肾病(lgAN)作为免疫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黏膜相关的多聚lgA1在肾脏系膜区沉积诱发系膜炎性反应及补体过度激活,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进展。 近年来包括羟氯喹、黏膜免疫抑制剂布地奈德缓释胶囊(NEFECON)、凝集素补体阻断剂(OMS-721)、旁路途径补体阻断剂(LNP023)、补体B因子抑制剂、B淋巴细胞刺激物及诱导增殖配体阻断剂(Atacicept)、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等潜在新药正在进行相应的临床试验。 这些临床试验的结果有可能在未来IgAN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但是还没有数据或研究发现lgA肾病治疗的特效药,这些药物大概率在很多肾病都有作用,而不是lgA肾病特殊用药。lgA肾病属于慢性疾病,慢病长期管理远远比短期治疗更重要,跟着一个固定的医生长期随访,比看广告或者频繁更换治疗方案更能降低肾衰风险。 希望肾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科学地看病治病。
最近很多肾友问关于泰它西普的进展! 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5%-50%,其中25%-30%在20年内会发展成终末期肾病(ESRD)。全球IgA肾病患者总数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1016万人,其中我国237万人。目前,IgA肾病的标准疗法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及免疫抑制剂,患者亟需用于治疗该疾病的特定疗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去年公布的“泰它西普治疗lgA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II期临床试验初步研究结果:用药24周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基线下降了49%,总的来说数据不错!泰它西普是我国原创生物药品,目前已经上市适应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新的研究提示泰它西普能抑制B细胞激活,减少致病性lgA分子分泌,从而治疗lgA肾病。泰它西普能够有效的抑制BLyS和APRIL达到抑制B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的作用,期待它的III期临床试验取得好的结果! 目前为自费药物,规格80mg/支,本品推荐使用剂量为160mg/次,每周给药一次。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及对生育力的影响目前尚未开展研究进行评估。
肾内科医生提到了“肾小球滤过功能”,也反复提到“肾小球滤过率(GFR)”这个概念。简而言之,肾小球滤过功能就是肾脏清除代谢产物、毒物和体内过多水分的功能,而肾小球滤过率是这一功能的量化体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肾小球滤过率来直观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而反映整个肾功能的好坏。 想要直观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肌酐是一个不错的标志。肌酐是人体肌肉组织的代谢产物,经肾小球滤过后从尿中排泄。当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下降时,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就会随之升高。 一般来说,我们会通过公式法对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行测算。公式法就是通过检测尿肌酐、血肌酐、血清尿素氮浓度等,并结合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等数据进行综合测算。这个方法简单方便,常常用于门诊的检查。血清肌酐受到肌肉、年龄、性别、种族、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肌肉含量的增高也会导致肌酐升高;同时,肾脏疾病患者因高龄、肌肉含量少而导致血清肌酐偏低,也会成为影响肾功能评价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为减少以上误差,通常采用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eGFR)进行计算矫正,但离肾脏病诊疗的精确性仍有一定差距。 如果想要得到更加准确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可以采用检测碘海醇肾小球滤过率,该检测作为国际上使用广泛的外源性标志物测量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更为准确可靠,也是一个安全、便捷的评估肾功能的方式。受试者只需要在清淡饮食的情况下,静脉注射少量碘海醇药物,并且在随后的几个小时分别抽取少量的血液进行检测即可。除了碘或碘海醇过敏、甲亢等人员避免使用外,本检查所使用的少量碘海醇试剂并不会引起受试者产生不良反应。
总访问量 43,924次
在线服务患者 135位
科普文章 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