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后应该注意什么?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有一些日常习惯需要我们注意,以进一步防止面肌萎缩,并竭力促进康复。 1. 一般急性期(面瘫发病7-14天内)由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多处于炎症水肿状态,绝大多数患者会有患侧耳后甚至颜面部的肿胀疼痛,不要进行过多的面部刺激。 2. 在恢复期(面瘫发病7-60天)是面神经修复最重要的时期,可以自己局部按摩,单向朝患侧运动,按摩时动作柔和适度。 3. 局部干热敷,不提倡用湿毛巾热敷,可以用暖水袋等热敷,敷完后不要立即外出,等局部温度正常后才可以。 4.无论是什么时期,患者应避风寒,尤其是患侧,不让空调、窗户、门等来的风吹着,戴口罩,天凉有风须围围巾。闭目困难时戴眼镜,准备含泪液成分的滴眼液滋润眼睛,必要时睡觉用眼药膏将眼睛糊上;注意休息,尽量少看或者不看电视、电脑,避免眼睛过于劳累;保持充足睡眠。 5.保持规律作息,尽量不饮酒,提高机体免疫力。
很多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都受到关节弹响的困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目前认为,大部分的单纯的关节弹响会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仅有少部分患者的症状会进展到疼痛或张口受限。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尝试下边的运动,可以使60%左右MRI诊断为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患者关节弹响症状得到改善。 运动方法如下:运动方法: ①上下牙齿咬住,此时关节盘是前移位的; ②张口,关节弹响之后开口至最大; ③逐渐缓慢的闭口,保持下颌牵伸,及下边的牙齿向前超过上边的牙齿,此时关节盘位于髁突上,即恢复了正常的髁盘关系; ④上下牙齿接触,下颌逐渐回缩,避免发生再次的弹响。再次大张口,此时不会有弹响发生。 在每天餐后进行上诉运动5分钟,动过平缓有控制,避免过快的张口和闭口。全天保持休息位。 该方法有日本的一个口外医生报道。对于因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患者引起的弹响,通过3个月的运动疗法,61.9% 的患者的关节弹响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关节异常响声的因素很多,并非上述方法适合所有的患者进行。建议患者来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训练效果更佳。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患者,除了一般的发病原因,如偏侧咀嚼、夜磨牙、喜食硬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此外不良的颈椎姿势,也可以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而此常常容易为人忽略。 对于大多数现代人而言,每天长时间看书,看电脑,看手机,都习惯于“弓背、头前伸”的一个姿势。而这种姿势,容易损害颞下颌关节。 头部前伸的时候,一般会伴有轻度的后仰,使下颌骨的位置发生改变。正常情况下,会有很多肌肉和韧带维持下颌骨的位置,那么在头部后仰的时候,维持下颌骨位置的肌群,如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等,都会被拉紧,以维持下颌骨的位置。日积月累,就会造成相应的肌肉发生劳损,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 而患者只有尽量纠正自己的不良姿势,才有利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恢复。 如图,最左边的图为正确的头颈姿势,中间和右侧的图中,头部前伸,会增加颈椎的负荷,影响下颌骨的姿势,对于我们身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经常强调让患者做靠墙站立的姿势纠正练习。身体贴墙站立,下颌内收,这不仅对于颞颌关节有利,对于整个脊柱也是十分有利的。 希望患者在治疗颞颌关节的时候别忘记姿势纠正,除了站墙练习之外,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颈椎维持良好的位置,注意下颌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