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万华
主任医师
科主任
小儿泌尿科姜俊海
副主任医师
3.9
小儿泌尿科尹鉴淳
主任医师
3.9
小儿泌尿科刘晓东
主任医师 讲师
3.8
小儿泌尿科杨志林
副主任医师
3.7
小儿泌尿科李守林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小儿泌尿科孙俊杰
主任医师
3.4
小儿泌尿科赵为广
副主任医师
3.4
小儿泌尿科王浩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小儿泌尿科张铁军
主任医师
3.4
陈进军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小儿泌尿科周广伦
副主任医师
3.3
小儿泌尿科谢谨谨
副主任医师
3.3
小儿泌尿科周蔚
副主任医师
3.3
小儿泌尿科苏佳鸿
主治医师
3.3
小儿泌尿科张应添
主治医师
3.2
小儿泌尿科李伟模
主治医师
3.2
小儿泌尿科柯志聪
主治医师
3.2
小儿泌尿科孙丰浩
主治医师
3.2
小儿泌尿科孙梦奎
主治医师
3.2
樊轶斌
主治医师
3.2
小儿泌尿科李家强
主治医师
3.2
小儿泌尿科刁宏旺
主治医师
3.2
小儿泌尿科陈鹏宇
医师
3.2
对于尿道下裂手术,每年暑期,都会接诊一部分外地的严重并发症的手术案例,另外也会接诊一些各种原因耽搁了还没有手术,十五六岁的大孩子。伸直阴茎是尿道下裂手术的首要目标。接诊的几个孩子,已经经历一次以上的手术,仍然是阴茎严重弯曲。显然是不可以的。哪怕把尿道口做到龟头正常位置,弯曲的阴茎仍然会影响孩子阴茎的功能,是必须纠正的。因为之前有一次以上的手术史,孩子局部皮肤匮乏,给我们造成不少的困难,皮肤就是我们修复尿道的宝贵材料,有足够的皮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的手术方案,是通过分期手术修复。一期手术先纠正阴茎弯曲,重新铺好尿道板,二期卷管成形尿道。手术做下来,几个已经十来岁的孩子,虽然阴茎已经开始发育,不过阴茎还不是发育太大,拉扯拉扯,似乎勉勉强强都是可以重建尿道板,覆盖创面。一直担心皮肤不够,好像又还好。最后效果,家长和我们医生都算满意。另外,几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阴茎已经发育成熟,接近成人,尿道下裂其实不重,先前也没有做过手术。不过,因为阴茎大、血管粗,我们自认为已经很熟悉尿道下裂的手术,做起手术来仍然明显比小孩子的手术吃力。阴茎发育以后,皮肤后缩,明显觉得皮肤不足够。联系起前面的病例,如果有过手术失败再到青春期后手术,显然皮肤就真正的不足够,难以完成手术了。所以,通过这些手术,得到几个体会。1.尿道下裂手术,并发症严重起来,还是比较厉害的。还是需要警惕的。2.分期手术是个好手术。哪怕是经历了严重并发症的术后病例,仍然可能通过分期手术,获得相对不错的手术效果。不过要个性化处理,因人而异。3.尿道下裂手术要趁早。青春期后,阴茎发育以后,阴茎增大,皮肤相对少,容易出血,手术难度徒增,并发症增加。
在门诊的时候,经常遇到家长带着大孩子来,很着急的问我:“医生,我孩子这次体检发现是隐睾,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办呀?” 我让孩子躺在床上,发现他的两个阴囊是空的,睾丸缩到腹股沟了,让他放松,摸到睾丸在腹股沟,轻轻牵拉到阴囊,发现睾丸就能停留到阴囊了。我就安慰家长,这是回缩性睾丸,不是隐睾,也不需要手术;但为了安全起见,半年到一年后要回来复查,平时也要注意观察睾丸的位置情况。 什么是回缩性睾丸呢? 回缩性睾丸是指睾丸已经按照正常路径降至阴囊,睾丸再次上缩至阴囊以上的位置,但可以牵拉至阴囊并在阴囊内停留。 为什么会出现回缩性睾丸? 回缩性睾丸是由提睾肌的过度收缩引起的。提睾肌是包绕睾丸精索的一层肌肉,当会阴受刺激时提睾肌会收缩,将睾丸上提,也叫提睾反射。若提睾反射过度活跃,提睾肌异常收缩,就会导致回缩性睾丸。 回缩性睾丸与滑动性睾丸、隐睾有什么不同? 根据黄澄如主编的《实用小儿泌尿外科学》,三者区别如下: (1)回缩性睾丸:睾丸能牵拉至阴囊并停留。 (2)滑动性睾丸:睾丸能牵拉至阴囊,但不能停留。属于一种特殊的隐睾,需要手术。 (3)隐睾:睾丸没有按照正常的路径降至阴囊,难于将睾丸牵拉至阴囊。需要手术。 但在临床工作中,回缩性睾丸与滑动性睾丸不好区分。同一个病人,有的时候牵拉到阴囊可以停留,有的时候牵拉到阴囊又不能停留。天气热的时候睾丸呆在阴囊,天气冷的又缩上去;可能体检医生检查时用力使睾丸受刺激缩上去,另一个医生动作温柔又摸到了睾丸。因为睾丸的位置受气温、外界刺激的影响很大,所以医生给孩子检查睾丸时,手要保持温暖,动作轻柔,让孩子放松,才能比较准确的查出孩子的睾丸位置情况。 回缩性睾丸需要治疗吗? 2021年欧洲泌尿外科协会诊疗指南认为:回缩性睾丸一般大小质地正常,不需手术,但要密切观察,因为三分之一的病人会睾丸位置继续升高,变成隐睾。也有文献报道有23%的回缩性睾丸会出现睾丸位置上升或体积缩小。 所以,大部分回缩性睾丸不需要治疗,会随年龄增大而好转。但需要定期复查,如果发现睾丸变小,或睾丸位置变高,则可能需要手术。要了解睾丸的体积大小,一般需要行彩超检查,可以精确测量睾丸体积。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靠一次体检也不能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我个人的经验是要综合评估,根据睾丸回缩的频率、超声测量睾丸体积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一般而言,如果孩子洗澡时、睡熟时睾丸都能在阴囊内摸到,一般问题不大。如果睾丸的体积与正常的睾丸体积(表1)相比差别小于20%,一般也没问题。 综上所述,回缩性睾丸是指上缩的睾丸可以牵拉至阴囊并在阴囊内停留。要平时注意观察睾丸位置情况,若洗澡睡熟时睾丸都在阴囊内,一般不需要治疗。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带孩子找小儿泌尿外科就诊,并定期复查,必要时行睾丸超声检测,了解睾丸体积的变化。 表1:来源于中华男科学杂志2020,26(12);《中国0~14岁男童睾丸体积的超声测量研究》
感谢全国各地患儿家长的信任,本人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已经回归,开始正常的日常工作,恢复所有手术预约登记。
总访问量 10,865,343次
在线服务患者 34,916位
科普文章 231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