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有时候会发现常见脊柱结核病变破坏的早期阶段疼痛难以忍受,但随病情发展,进入中晚期损害时反而疼痛减轻。这是为什么呢?发生在椎体的结核,往往是从进行性疼痛加剧开始。为了减轻患部的疼痛,病人常处于一种特殊的体位,如常见的胸、腰椎结核患部肌肉产生保护性痉挛,致使弯腰困难而小心的下蹲拾物等出现特有的姿势。但随着病情加重,病变骨组织相对应的上下缘的周围软组织因结核菌及其病理性产物的刺激,渗出液较多,产生干酪样变性液化,形成了含有坏死组织的脓液,脓液胀力的形成和移位,患部的神经根受压变形,甚至所有的神经纤维及相邻组织等均受压变形,在压迫区域的边缘以纵向移位最大,此时疼痛更加剧,当病变破坏发展为中晚期脓液达到一定量时,脓液突破最薄处的组织,向周围软组织扩散,内压小时而疼痛突然减轻。还因椎体内缘面神经最丰富和最敏感的表层组织破坏完成,神经失去活性和支配能力,疼痛反而减轻。但请记住疼痛减轻,并不一定预示着病情好转。
骨结核大家相对来说比较陌生,但是同为结核疾病的肺结核、淋巴结核,相信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结核疾病治疗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很多得了结核病的患者不但要保守身体上的折磨,还要忍受着心理上的压力。骨结核的发病部位很有特色,有几个部位是骨结核的易患部位。1.脊椎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75%,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为多,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但以腰椎为多见,胸椎次之,颈椎较少,骶椎中骶1较多,负重损伤为一诱因。值得一提的是,在脊柱结核肿,尤以腰椎结核发病率占比例较大,腰椎在整个脊柱中活动度最大,所以在脊柱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约占40%,多见于青壮年,男、女性别差异不大。2.髋关节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脊柱结核,在肢体六大结核中居首位。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和儿童,男性多于女性。3.关节结核:关节结核中膝关节结核占比较大,因为关节处常处于弯曲磨损状态,一般患者容易出现关节磨损、疲劳、外伤损伤,只是膝关节结核发病变高。
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听过肺结核,但对于骨结核就不是那么的熟悉了。这两个结核之间有什么联系?一、骨结核是如何形成的?骨结核的发生多继发于肺或肠结核,结核杆菌由原发病灶经血液侵入关节或骨骼,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繁殖形成病灶,并出现临床症状。二、骨结核诊断依据是什么?临床上根据骨结核病变部位和发展情况可分为单纯性骨结核,单纯性滑膜结核和全关节结核,在骨结核的临床诊断上,可以根据三方面:1、根据病史、结核接触史及上述全身和局部症状进行诊断,因病程缓慢,应注意早期确诊;2、X线检查:早期X光照片可无明显改变,以后有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以及骨质破坏和寒性脓肿;3、化验检查:红血球沉降率多增速。在儿童有可疑时可作结核菌素试验,有关节积液时可作穿刺化验,查结核菌;有时需作培养及动物接种,必要时作活体组织检查。三、骨结核临床表现有哪些?骨关节结核起病多较缓慢,全身症状隐蔽,病人可有低热、倦怠、盗汗、食欲减退和消瘦等。仅有少数病人除上述症状外,呈现急性发作,高热39度左右,局部症状如下:1、疼痛:初期局部疼痛多不明显,待病变发展刺激或压迫其邻近的神经根,如胸椎结核的出现肋间神经痛;腰椎结核刺激或压迫腰丛神经引起腰腿痛;单纯骨结核或滑膜结核发展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加重,往往这时才引起病人注意。为了减轻疼痛,患部肌肉一直处于痉挛状态,借以起保护作用。当病人体位改变时,尤其是在夜间熟睡失去肌肉痉挛的保护时,疼痛更加明显,小儿常常表现夜啼等。2、肿胀:四肢关节结核局部肿胀易于发现,皮肤颜色通常表现正常,局部稍有热感。关节肿胀逐渐增大,肢体的肌肉萎缩,患病关节多呈梭形。3、功能障碍:通常病人的关节功能障碍比患部疼痛出现更早。为了减轻患部的疼痛,各关节常被迫处于特殊的位置,如肩关节下垂,肘关节半屈曲位,髋关节屈曲位,踝关节足下垂位。颈椎结核常用两手托下颌,胸椎或腰椎结核者肌肉保护性痉挛,致使弯腰困难而小心下蹲拾物等特有的姿势。4、畸形:如脊柱结核多出现成角后凸畸形。四、X线表现1、骨质破坏:骨小梁模糊,似磨砂玻璃样的感觉,呈现出骨质缺损。骨质破坏易发生于骨骺及干骺,可在骨质中央部分亦可在边缘部分,形成缺损,往往骨骺及干骺同时破坏,形成不受骺板限制的统一破坏区。2、骨形改变:管状长骨的破坏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膨胀变形,脊椎的椎体结核、椎体坍塌可呈楔状变形,椎体上下之间相互嵌入出现驼背或龟背畸形等。3、关节改变:关节软骨被破坏可使关节间隙狭窄,软骨破坏后不会再生,狭窄发生后会长期存在。脊椎椎间盘破坏不能再生,如破坏明显,椎间隙永久性消失。骨结核虽然属于顽固性疾病,但是并不可怕,目前临床中西医都能有效治疗该疾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总访问量 988,840次
在线服务患者 1,407位
科普文章 113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