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先舫
主任医师 教授
院长
中医骨科李前
主任医师 教授
3.7
中医骨科段建辉
主任医师 教授
3.6
中医骨科陈绍军
主任医师 教授
3.5
中医骨科刘惠军
主任医师 教授
3.5
中医骨科肖群飞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中医骨科赵丙文
主任医师
3.5
中医骨科李泉宏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中医骨科李光辉
副主任医师
3.4
中医骨科李阳
医师
3.3
贵仲南
副主任医师
3.3
中医骨科王波
主治医师
3.3
中医骨科马连胜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2
中医骨科沈勤耀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骨科张斌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骨科王攀
医师
3.2
中医骨科王健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梁智勇
主治医师
3.2
中医骨科吕排云
医师
3.2
中医骨科周明
医师
3.2
向鹏
医师
3.2
中医骨科汤思敏
医师
3.2
中医骨科周迁迁
医师
3.2
中医骨科肖潇
医师
3.2
直腿抬高运动是锻炼股四头肌的重要运动,有利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膝关节术后导致股四头肌(即大腿前方肌肉群)萎缩患者的恢复。直腿抬高运动示意图:注意:将大腿、小腿都完全伸直,下肢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约25厘米处,在这个姿势上保持10-1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如此是一个标准动作。每次锻炼至少要做这样的动作20-50个,每天最少做4次这样的练习动作。每天的锻炼的总数是不低于200个动作。注意坚持1月以上才会有疗效,贵在坚持。
扁平足是常见的骨科疾病,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其危害很大,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也给社会和家人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扁平足的症状表现为疼痛、肿胀、步态异常等。 扁平足的危害有哪些? 1、扁平足的危害还表现在常见伴随症有:脚底疼痛、拇趾外翻、足底筋膜炎、阿基利斯氏肌腱炎等。 2、扁平足初期时,足弓外观无异常,但行走和劳累后感足疲劳和疼痛,小腿外侧踝部时感疼痛,足底中心和脚背可有肿胀,舟骨结节处肿胀及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可发红,足活动内翻轻度受限。站立时,足扁平,足外翻。经休息后,症状、体征可消失。这也是扁平足的危害之一。 3、扁平足好发于青壮年,部分由姿势性平足处理不当发展而来。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严重,可呈八字脚步态。腓骨长肌呈强直性痉挛,足内、外翻和外展活动受限。足跟变宽,足底外翻,跟腱向外偏斜,前足外展,舟骨结节完全塌陷,向内突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站立时足跟外翻
外科门诊内科门诊 骨科门诊眼科门诊 护理门诊特需门诊 …… …… 等等,儿童医院还有麻醉门诊? 这个门诊看啥病? 什么人需要去看麻醉门诊?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下 新鲜而神秘的 麻 醉 门 诊 参加完科室晨会交班,深圳市儿童医院麻醉科高瑞君主任医师9点准时出现在了A楼5楼B区26诊室,麻醉专家门诊室。 去年底,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通知》,强调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设置麻醉门诊。 今年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麻醉门诊正式开诊。在这里,很多需要手术的患儿家长咨询过麻醉专家意见后,解开了心结,对即将进行的手术有了更充分认识。 但对不少家长而言,这里还是一块神秘的领地。今天,我们通过高瑞君医生接诊的几个病例,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01 先心病孩子得了腹股沟斜疝, 能做微创腹腔镜手术吗? 首先走进诊室的是一对抱着孩子的年轻父母。9月大的新新(化名),出生后便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最近一个月新新又出现大腿根部包块,在普外科门诊诊断为“腹股沟斜疝”,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腹股沟斜疝最普及的手术方式,是微创腹腔镜手术,伤口小,恢复快。 但微创手术中,需要往孩子肚子里充气,但新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一过程会影响血压、心率,增加手术风险;传统开放手术对血压、心率影响小,但伤口大,恢复慢。 新新究竟适合哪种手术方式? 普外科医生建议他们到麻醉门诊咨询。 带着满腹疑问,新新的父母走进了高瑞君医生的诊室。 高医生详细询问了新新的情况,又仔细给他做了体格检查,还查看了既往的心脏彩超报告。 综合分析,新新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但缺损较小,目前生长发育、活动耐力各项指标正常,正常情况下可以安全耐受腹腔镜手术。 得知孩子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后,新新父母满是忧愁的脸上有了一丝轻松。 高医生又给他们讲解了腹腔镜手术的大致流程,对先天性心脏病孩子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麻醉医生的应对措施。 走出诊室时,新新父母脸上已没有了困惑。他们紧接着去了外科病房,预约了手术。 02 6岁孩子要做手术, 打麻醉会不会变笨? 接着走进诊室的是一位妈妈。她6岁的儿子笑笑(化名),每晚睡觉打呼噜,去年到耳鼻喉科门诊检查,发现孩子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但亲戚朋友都反对,理由是“孩子这么小,打了麻醉会变笨”。这一年来,她一直犹豫不决。 看着笑笑每晚翻来覆去,睡不踏实,她非常苦恼。 高医生仔细询问了笑笑的情况后告诉她,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麻醉对孩子的大脑或者身体发育有直接影响。 虽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过警示,“在3岁以下儿童或在妊娠最后3个月的妇女中,重复应用或长时间使用全身麻醉和镇痛药物,可能会影响儿童大脑的发育。” 但这是根据动物实验推测的,如果孩子病情需要,任何时候都必须进行麻醉手术。 笑笑已经6岁了,没有多次麻醉手术的病史,麻醉对他大脑和生长发育不会产生影响。 听完高医生的讲解,笑笑妈妈如释重负,转身就去耳鼻喉科预约手术了。 03 做麻醉手术前8小时, 为何不能吃东西? 过一会儿,一对父母领着12岁的默默(化名)走进诊室。因为出现抽搐,默默今天到神经内科看病,医生建议做头部核磁共振扫描。 但默默患有“幽闭综合征”,没法独自待在核磁共振检查室里。影像科医生建议他们,到麻醉门诊咨询孩子是否适合全身麻醉状态下做检查。 高医生详细检查后告诉默默父母,孩子没有麻醉禁忌症,可以进行全身麻醉,但一定要防止感冒,检查前8个小时不能吃东西,2个小时不能喝水。 默默妈妈很是诧异—— 为什么需要饿这么久,早上不吃早餐做麻醉,岂不是更伤身体? 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食管和胃的连接处有块肌肉——贲门括约肌,它能防止胃里的东西反流到食管再到咽喉。即使贲门括约肌出现了问题,我们也有咳嗽和吞咽动作,防止胃里的东西流进气管和肺。 但全身麻醉下,贲门括约肌会松弛,我们的吞咽、咳嗽动作也会消失。如果胃里有食物,便很容易反流到口腔,再进入气管和肺,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等导致生命危险。 所以说,肚子空空,麻醉时反而更安全。 听到这番解释后,默默父母当场就叮嘱着孩子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 04 开设麻醉门诊, 对患者有啥好处? 其实这几个病例只是麻醉门诊的一个缩影,门诊开设以来,高瑞君医生每天都会接待来很多忧心忡忡的家长。 麻醉门诊,究竟是做什么的?我们来看看目前深圳市儿童医院麻醉门诊开展的几项主要业务: ① 为拟住院实施手术的患者,提供住院前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指导、术后镇痛咨询。 ② 为有麻醉需要的患者,提供麻醉风险评估、麻醉准备和麻醉咨询。 ③ 为实施麻醉后的患者,提供术后随访、恢复指导。 ④ 为开展“日间手术”,提供麻醉前评估、术前访视、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⑤为有无痛胃肠镜级舒适化MRI、CT检查需要的患者,提供咨询及预约。 ⑥为存在急慢性疼痛的患者,提供咨询及治疗。 简单地说,麻醉门诊就是为患者提供住院前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指导、麻醉镇痛相关咨询等专业意见的科室。 其实,麻醉医生提前介入,帮手术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诊断,完善术前检查,调整身体状态,患者不仅更加安全,还能大大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就医费用。 目前,深圳市儿童医院麻醉门诊 尚未开通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 有需要咨询的家长 可以当天现场挂麻醉门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