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个手指是生活中常用到的器官,如果没有手指那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我们要爱护它。手指发麻也会预示着疾病的发生,当你的手指经常发麻的时候你就要高度注意自己的身体啦。手指的感觉神经是由颈段脊髓分出神经根,在颈腋部组成臂丛神经,再分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等通过上臂和前臂,成为未梢神经分布到手和手指。当这些部位的神经发生损伤、炎症、肿瘤、受压等,引起感觉异常时就会出现手指麻痛. 第一种颈椎病由于颈椎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脊神经跟很可能受到压迫,牵拉和刺激,导致手指发麻,肿胀。 第二种短暂性缺血发作因为血液粘稠度增高,晚上睡觉时血流相对缓慢,这些因素就会导致一次性脑缺血而引起的手指单侧发麻。 第三种中风中风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舌头肿胀等情况。手指发麻也是症状之一。 第四种糖尿病糖尿病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果周围神经病变,就会出现四肢发麻等感觉。 第五种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发麻是早期的症状之一,严重的会关节疼痛。 第六种腕管综合症主要是腕部受伤,骨折,脱位,扭伤或腕部劳累过度引起腕横韧带增厚。手指麻木无力是其症状之一。 第七种手机肘主要是因为平时用手机接听电话或者用弯着手臂枕着睡造成的,压迫神经线,导致手指发麻无力。 第八种末梢神经炎 手指末梢神经由于中毒、感染、维生素B缺乏、手指供血障碍等原因,引起炎症反应,都可产生手指麻痛。 第九种慢性酒精中毒对于一些经常喝酒的人来说,手指发麻极有可能是酒精慢性中毒。 第十种心血管堵塞因为血液不流通,可能会导致手指发麻。 手指发麻的治疗 手指麻木不能对症治疗,而是要对病因治疗.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指麻木,都应该首先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判断神经有无损害,受过何种刺激.若是神经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作肌电图检查,进一步确认神经受损程度,范围,性质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则再转到其他相关科室治疗.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脚麻木,要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范围,性质来选择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配合针灸,理疗同时进行,促使其快速恢复.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引开受压迫神经以达到解除神经受压迫,刺激的目的.病情治愈程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病变原因和性质.如果是周围神经(除脑,脊髓以外的神经)损伤,一般恢复的时间比较长. 手指发麻的危害 手指麻木是肢体运动神经受损的一种独立性疾病,大多是由于中风偏瘫、糖尿病、神经炎以及颈椎病、腰椎病等引起,运动神经纤维周边的微细血管被堵塞,压迫运动纤,致使运动神经纤维严重受损,神经的传导能力和传导速度下降,出现手脚麻林。严重者可发展为肢体瘫痪、肌肉萎缩等惨痛症状。 手指发麻的日常护理 只要适当锻炼颈部和上肢活动,就会逐渐使手指麻痛减轻。锻炼要循序渐进,先轻轻的做,再逐渐加强,并一定要坚持做。但要防止过度或突然太强的动作。此外,可继续针灸、理疗、服维生素B1等,必要时可行颈椎牵引等治疗,但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是中老年人出现拇指持久性麻木,如局部受压过久、感冒之后,有的如同针刺,有的则感到沉重或知觉减退,一般来说不久即会自行消失。如果麻木持续过久或症状逐渐加重,去医院就诊时则可见外表正常,检查也没有特殊发现,往往被诊断为神经炎或末梢神经炎等,给一些B族维生素口服或注射。虽然部分人可以好转,但是有一部分人则毫无改善,特别是人到了中老年之后更是这样,这是因为中老年者出现一侧大拇指麻木感觉,往往是脑中风的不祥预兆,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可麻痹大意,应到医院查血压、血脂、血糖与眼底,最好还去请医生详细作一次检查以防患于未然。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各种症状会逐渐改善或消失,其康复过程大概分为几个阶段: 1 、手术后6个月内。这段时间患者感觉临床症状改善最快,尤其是手术的1周,患者会感觉到某些症状消失,这是手术减压后的即刻效果,比如有些患者原来手不活,手术后马上感觉灵活了,手脚感觉有力了等等。 2、 手术后的6个月到半年,这段时间也是各种临床症状逐渐改善的时期。患者的四肢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改善,原来走路不的,这时越走越文了,走路踩棉花感逐渐消失了。 3、 手术后3个半年到1年。这段时间临床症状的改善进入慢性恢复期,虽说临床症状的改善不如前段时间明显,但通过合理的营养和辅助治疗可以进一步巩固疗效,尤其是合理的康复训练,对于那些长期肌肉无力的患者,逐渐恢复一定的自主能力会有帮助。 4、手术1年以后。患者通过合理的营养,锻炼,各方面及症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
号称“五岳之尊”,身为人体最粗大的神经,在起始部分可达2cm粗,起于腰骶部的脊髓,由腰神经和骶神经共同组成(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可谓“众人是柴火焰高”。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管司下肢的感觉和运动。 神经穿行 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和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在到腘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临床症状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的放射性疼痛。早期一般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等。以单侧发病为多,主要发生于成年男性,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所以如果发现有类似的情况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细检查,以防漏诊,避免延误病情。 病因 1、腰椎间盘突出 与坐骨神经的名气相符,“红花还需绿叶配,大咖还需大咖随”,腰椎间盘突出是导致坐骨神经出现问题最常见的原因。而腰椎间盘突出,多数和长期不合理姿势有关。起初一般表现为姿势不正弯腰驼背,局部过度受力,时间久了会造成软组织的慢性伤,形成软组织劳损等造成慢性腰痛,所以也称姿势性腰痛,而腰椎间盘突出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积累的结果。 2、梨状肌综合征 因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受肌肉收缩压迫的影响而产生疼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并不是所有的坐骨神经痛,都是由梨状肌引起,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通过一概而论地松解梨状肌得到缓解。 小课堂 一般来说,梨状肌综合征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①局部外伤史; ②疼痛局限在骶髂关节、坐骨结节和梨状肌部位,疼痛沿坐骨神经放射并出现行走困难; ③弯腰、举重导致疼痛加重,通过牵引可有不同程度缓解; ④在梨状肌的解剖部位可以触到梭形、腊肠状的条索; ⑤Lasegue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注意: 有近9成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是不需通过手术而恢复的。 中西治疗大汇总 1、针灸治疗:在局部阿是穴、背俞穴进行针刺,根据腰痛分型配伍以委中、昆仑等穴。利用针刺放松局部软组织以及“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2、手法等物理治疗:在经过诊断评估之后,明确是哪些肌肉的紧张引起的疼痛,比如髂腰肌、腰方肌、梨状肌、臀中肌等,用手法处理对其进行放松,缓解肌肉对神经的卡压,减轻疼痛。 3、康复训练: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单靠手法并不能够“一招鲜,吃遍天”,这个时候,就需要康复评估的介入——判断患者的骨盆有没有位置改变,腘绳肌是否紧张导致屈髋不足腰椎压力增大等等。通过各种康复训练手段拉伸和强化靶点肌肉,对疼痛的改善效果会非常明显。 SET悬吊训练、普拉提康复训练 4、中药治疗:寒湿腰痛的肾着汤,瘀血腰痛的身痛逐瘀汤,肾虚腰痛的右归丸或左归丸,意在利用中药的作用达到祛风通络、行气活血的目的,以治疗疼痛。 5、骶管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 6、坐骨神经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 自我康复 后记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多,原因也复杂。神经康复专家Andy老师也说过,每个神经损伤病灶处都有特定的现象与症状。先诊断,再治疗,是基本原则。
总访问量 1,402,959次
在线服务患者 694位
科普文章 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