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做完胃镜加活检后取报告,有时候会看到这样几个字:“肠化+”,当然,这里可以是1个+,也可是2个或3个+。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什么危险性吗?有些患者不把它当回事,想都不去想它,以为它不重要;还有些患者过度紧张,以为肠化就一定会转变为胃癌。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太妥当的。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肠化,希望能给您满意的答案。 肠化是指胃粘膜腺体被肠腺样腺体所代替。+是指肠化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1/3以下;++是指占1/3~2/3;+++是指占2/3以上。 关于肠化的分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一种分型认为肠化可分为3型: I型是完全性肠化,这种肠化含有潘氏细胞、杯状细胞以及具有吸收功能的上皮细胞。这种肠化不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可不必过于担心。 II型肠化是一种不完全性肠化,含有少量的吸收细胞,少量的处于中间形态的柱状细胞,和一些杯状细胞。III 型是介于I 型和II 型中间的一种状态,兼具I 型和II 型的特征。 据分析,II型或 III型肠化的患者患胃癌的风险约增加20倍。在一项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中,有42%的III型肠化患者发展为胃癌,提示肠化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所以,我们不能对肠化掉以轻心。
异性增生又叫不典型增生。很多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非常关心癌变的问题。我见过不少的患者,由于过度担心和紧张,跑了很多家医院,看了不少医生,还有患者错误的以为异性增生就等于癌症。所以,我们有必要谈谈异性增生和癌变的问题。其实,总体来说,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形成异型增生后的致癌率并不是很高。异型增生分为三个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中度异型增生经过综合治疗,绝大多数可以逆转,但重度异型增生就很危险了,因其癌变率很高。有研究显示在5年内,轻度异性增生转变为中度、中度转变为重度的可能性各是10%,而重度异型增生转变为胃癌的可能性是50%~90%(3个月到2年内),改组数据可供参考。因此,重度异型增生一般要马上治疗,并定期随访。当然,有时候,轻度、中度异型增生的活检中也会出现错误,有些病人已出现癌变,但有可能活检不到,所以定期检查起到了非常很重要的作用。
总访问量 374,755次
在线服务患者 371位
科普文章 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