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讲述的是一件笔者亲身经历的个案。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对于“一夜白头”的传说,其实笔者从来没有相信过,然而皮肤科患者老张的个案,让笔者认识到,“一夜白头”原来真的存在。 65岁的老张退休后很注重身体保养,头发虽然有些花白了,但还是以黑头发为主,也非常浓密。半个月前,老张在理发时偶然发现头皮部位有几块硬币大小的毛发没有了,于是回家后用生姜涂抹,原以为涂段时间就能好转。谁料一周后的一天早上,老张发现整个头皮的头发在一夜之间竟然全部“变白”了。 于是,老张急匆匆的来到奉贤区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接诊的正好是笔者。起初,笔者以为老张曾经染过发,被老张否认了。于是,笔者再次仔细检查了患者的头皮和毛发,也反复斟酌了老张的病史。老张头皮上的毛发已经全部变白,并且非常的稀疏,而局部还有一些残留的黑色毛发,轻轻一拉就脱落了。 至此,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张患的是“斑秃”,而且是非常严重的斑秃。这种重型的斑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整个头皮的毛发全部脱落,甚至眉毛、腋毛等体毛也会脱落。斑秃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毛囊周围的T淋巴细胞异常的攻击破坏了毛囊,导致被攻击的毛发脱落。有趣的是,这种T淋巴细胞只攻击带有色素的毛囊(黑发),而不攻击缺乏色素的毛囊(白发),所以对于原本头发黑白夹杂的老张来说,严重的斑秃导致了黑色的毛发在极短的时间里全部脱落了,而留下了白色的毛发,造成了“一夜白头”的奇怪现象。
皮肤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叫做基底细胞癌。这是一种起源于表皮及其附属器基底细胞的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的发生通常与长年累月的日光曝晒有密切关系,所以经常曝光的面部是基底细胞癌的好发部位,特别是面颊,鼻唇沟,额部和睑缘,皮损常常为单个结节。在临床上,皮肤基底细胞癌通常较容易与普通的皮内痣相混淆。因为两者都可以是黑色,黑褐色的结节状肿物。不同的是,皮内痣通常自幼即有,而皮肤基底细胞癌通常是后期出现的。另外一个鉴别的重要特点是:皮内痣通常呈表面光滑的半球形结节,而基底细胞癌通常中央部位平坦或者凹陷,而边缘呈不连续的小球状隆起,就像是戴着“珍珠项链”的痣。典型的基底细胞癌通过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对皮疹形态的分析即可做出初步判断,确诊及判定病理分期则需要手术切除后做病理诊断。因为基底细胞癌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完整切除,则很少会发生转移。所以当我们遇到像痣又不像痣的皮肤结节时候,特别是遇到这种后期出现的,戴着“珍珠项链”的痣时候,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本文系范晴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总访问量 998,510次
在线服务患者 597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