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力平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麻醉科王晓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科主任
麻醉科张元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麻醉科李龙富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麻醉科舒运兵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1
麻醉科郑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1
麻醉科彭春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1
疼痛科卿帅
主任医师
3.2
麻醉科郭卫平
副主任医师
2.9
麻醉科徐连生
副主任医师
2.9
徐艳
主治医师
3.0
麻醉科张努
副主任医师
2.9
麻醉科汤荣兴
副主任医师
2.9
麻醉科李雪刚
副主任医师
2.9
麻醉科卢世元
主治医师
2.9
麻醉科刘淑红
主治医师
2.9
麻醉科黄跃
主治医师
2.9
麻醉科王建
医师
2.9
分娩时遭受的疼痛无疑是女性最大的痛苦,在分娩过程中通过精神疗法或物理治疗以减少疼痛越来越成为很多产妇的选择。那么,分娩镇痛会不会影响分娩?它能减少会阴侧切的几率吗?下面,我们将为您揭开谜底。什么是分娩镇痛1.定义分娩镇痛是指在孕妇生产的过程中,医生采用精神疗法亦或物理方法来减少孕妇所遭受的疼痛。通过分娩镇痛,产妇可以在微弱疼痛甚至无痛中生产。2.优点越来越多的产妇开始考虑选择分娩镇痛,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惧怕分娩时的疼痛。分娩镇痛可以减少产妇在分娩时遭受的痛苦,还能够减弱孕妇的耗氧量和能耗量,并且能够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可能,对母体和胎儿都有很大益处。分娩镇痛的特点1.用药剂量小分娩镇痛虽然类似手术麻醉,但是用药剂量是不同的。手术麻醉的用药剂量比无痛分娩的剂量大得多。2.留一点痛觉分娩镇痛并不意味着产妇可以完全感觉不到疼痛,而是使产妇感受到一点疼痛,这样有利于腹部用力配合生产,便于分娩。分娩镇痛的方法1.非药物性镇痛方法(1)经皮电神经电刺激法这种方法需要用到低频率脉冲镇痛仪来电刺产妇背部脊柱,以达到减轻痛觉的效果。通常而言效果并没有药物性镇痛明显,有效率仅为百分之二十五。(2)水下分娩水下分娩指的是产妇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前期,坐在充满热水的浴盆中,依靠热水和水的浮力来缓解产痛。(3)精神安慰镇痛分娩法通过医生及家属对产妇进行产前教育、锻炼助产动作,以及陪伴、照顾的方法来缓解产妇的疼痛,比如家庭式分娩、导乐分娩等。(4)针刺麻醉镇痛法针刺麻醉即“针刺经络穴位麻醉”,是由中医的针灸学知识延伸发明的,医生通过针刺产妇的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来阻碍痛觉神经的传递。2.药物性镇痛方法(1)笑气吸入法a.定义笑气就是一种学名为氧化亚氮的气体,它没有颜色,在宫缩前半分钟吸入其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以抑制疼痛。它效果较好,对呼吸道无害,显效迅速,但同时失效也很迅速。b.优点约有超过半数的产妇使用后镇痛效果明显,而且药效发作比较快,对呼吸道无害。c.缺点因其有半分钟左右的潜伏,,所以如果在产妇刚刚感受到疼痛时吸入的话会适得其反,造成头疼、反胃等症状。笑气操作不当可在手术室内引起污染,还可能有误吸、吸入量过大的情况发生。(2)肌注镇痛药物a.杜冷丁杜冷丁即盐酸哌替啶,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用来帮助产妇增加宫缩频率,毒副作用相应较小。使用杜冷丁的优点在于用药比较简单方便,而且对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的产妇都有效果。它的缺点在于对新生儿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另外可使产妇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头晕、恶心、呕吐、反应迟钝、嗜睡等。b.安定安定具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在分娩镇痛中多用来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和生理上的疲惫。其优点在于给药简便,适合给予临产精神紧张的产妇使用。它的缺点在于不能有效的达到镇痛效果,而且可引起宝宝重度低血压、长期体温偏低,尤其对于早产的宝宝来说危害更大。(3)椎管内注药镇痛法a.简介这是一种应用最广泛且效果最佳的止痛方法,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产妇都能有良好效果。b.优点镇痛的效果较佳,甚至可达无痛。产妇在此同时可以保持清醒,可以下来行走。缩短了产程时间,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对母体和宝宝伤害较小。c.缺点给药过程较繁复,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而且存在失败的风险。有创伤性,如果不能掌控好注射药物的浓度、含量的话,会对母体和宝宝造成一定的伤害。分娩镇痛前的准备1.少食临盆前,产妇的消化系统反应比较缓慢,如果吃的过多或是吃了不消化的东西很容易在分娩时呕吐,这样万一呕吐物返流,会导致窒息和肺炎,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产妇在分娩前几天不要暴饮暴食,相反要适当节食,吃些利于消化的食物。2.多喝水这样能够平衡血糖,减少血压不稳定的危险性。可以喝些略咸的汤水来补充盐分,喝些含糖的饮料。3.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过于紧张忧虑,应该放松心情,对医生和护士有信心。良好的心态能使精神和肌肉放松,促使生产顺畅。分娩镇痛会影响分娩吗1.错误观念有些产妇和家属非常担心在镇痛后产妇会处于麻痹状态,如果此时出现了异常情况,不仅对母体有危害,也会对新生儿产生影响。2.科学解答许多产妇都会产生这种担忧,这是由于她们把手术麻醉和镇痛搞混了。即使在分娩镇痛后产妇依然能够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小范围的调整手术姿势。只要医生护士专业,在给药量等问题上不出差错,就完全不会影响分娩。产妇如果在现场有任何不适,都可以随时和医护人员沟通。分娩镇痛的会阴侧切概率1.会阴侧切的目的会阴侧切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撕裂伤,一方面为了加速生产进程,减轻产妇所承受的痛苦。2.会阴侧切可降低概率当产妇选择了分娩镇痛,就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她的身体只需要承受微弱疼痛。疼痛的减轻对产妇心理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全身的肌肉也会随着精神的放松而松弛,这就减少了胎儿娩出的障碍和阻力,造成会阴撕裂的几率减少,也就相当于减少了会阴侧切的可能性。分娩镇痛的后遗症1.出现概率低如果按照正常的手术流程来进行的话,是不会出现后遗症的。不仅出现概率低,而且即使出现其程度也远远低于剖腹产后会引起的后遗症。2.可能存在分娩镇痛后出现的后遗症一般是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产妇在软组织和神经方面的损伤等等,并不严重,经过科学理疗会逐渐痊愈。
2016-08-14蓝色天际r...转自BOSS_TZ修改微信分享:美国国家医生节美国有一个国家医生节(National Doctor’s Day),就是每年的3月30日。纪念谁呢?纪念第一位施行乙醚麻醉的医师Long(郎)。他在1842年3月30日为一位手术患者施行了第一例乙醚麻醉。只是他的工作开始没有报道,所以在很多麻醉教科书里,都是将另一位美国医生莫顿l846年10月16日在麻省总医院施行的乙醚麻醉作为现代麻醉的开端。郎医生于1842年首次实施乙醚麻醉但美国还是尊重发明的。在确认郎是第一位乙醚麻醉的施行人后:美国为他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但他的家乡人并不满足,又向国会提交议案,建议将他施行乙醚麻醉的这一天定位国家医生节。经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后,由美国总统布什(老布什)于1993年签署总统令。成为美国的国家医生节。有史以来,美国的名医成千上万,为什么会选郎医生做第一例乙醚麻醉的日子来做医生节呢?那就是大家都认识到,麻醉的发明,对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所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实际上,在发明麻醉以前,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外科手术技术了,只不过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罢了。那时是将病人捆绑在手术台上,或是将患者用酒灌醉,或将其击晕,甚至放血到休克后再进行手术。这是多么残酷的经历!只是到发明麻醉的这一天,这一切才彻底发生了改变。所以,在奠顿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话:“在他以前,手术是一种酷刑;从他以后,科学战胜了疼痛。”“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椎管内麻醉操作在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小故事:“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美国著名华裔麻醉学家李清木教授在上海曾经讲过这个故事。很多美国人都认为,麻醉科医生的工作,不过就是给病人打一针、睡睡觉,那么简单,怎么叁的薪水却是美国医疗行业的第一(平均工资)呢?应该减薪。于是就有了一场非常热烈的辩论。绝大多数嘉宾,一边倒地支持给麻醉科医生降薪。这时,出席这次辩论会的麻醉科医生说了一句名言:“其实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他接着说道:“我打这一针是免赞的,我收的费用,和我拿的薪水,不过是打完针后看着病人,不要让他(她)因为麻醉或手术出血而死去,并保证他们在手术结束后能安全醒过来。如果你们认为我钱拿多了,也没问题,我打完针走就是了。”从此,美国不再争论麻醉科医生工资是否太高的问题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麻醉科医生是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安危的保护者。人的生命价值高了,管理这个价值的人的薪水自然也应该高一些。为每个人出生状态打分Virginia Apgar在为新生儿气管插管我们每个在现代医院出生的人.在他(她)出生时都有一个Apgar评分,满分是l0分,是根据每个人出生时的身体状态评出的。包括:1.皮肤颜色:全身皮肤粉红2分,身体红、四肢青紫l分,全身青紫或苍白0分。心率:大于100次/分钟2分,小于100次/分钟1分,听不到心音0分。3.呼吸:规律2分,慢或不规律1分,没有呼吸为0分。4.肌张力及运动:四肢活动正常2分,四肢异常亢进或低下1分,四肢松弛0分。5.反射:弹其足底,或用其他方式刺激后,婴儿啼哭为2分,皱眉或其他动作1分,无反应0分。Apgar评分包括出生l分钟的评分,8分以上为正常,低于7分,则医护人员会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5分钟后还会再次进行Apgar评分。为紧急救治后的结果。有了这个评分标准,使围产期的医疗工作有了明显改进,有效提高了新生儿出生前后的医护质量,为提高整个人类的素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很多人都以为这个评分体系是哪位妇产科医生的发明,其实是美国一位伟大的麻醉科女医师、也就是Apgar医生的杰作。正因为她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美国也为她专门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使更多人起死回生Safer医生为患者口对口呼吸(1957年)美国医生Safar,他也是一个麻醉科医生。他后半生的事业,主要致力于心肺脑复苏的研究,以及在全美消防员、警察、出租车司机以及国家公务员、教师、学生中普及野外条件下的心肺复苏(起死回生)技术。他制定了标准化的心肺复苏步骤,并用ABCD(开放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按压、除颤)来概括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使得心肺复苏技术在全球推广,从而挽救了无数生命。他也是外科ICU(重症监护病房)创始人。由于他的贡献,人们将他誉为脑复苏之父。注射死刑与安乐死这里谈一下人类社会对死亡方式的选择和进步,以及麻醉学科在其中的贡献。有生就会有死,本来是很自然的事。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却与生俱来。理想的情况下,死亡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或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应该是寿终正寝。但现实中,除了寿终正寝外,还有因灾、因病、因伤等的死亡,以及因犯重罪而被处死。更激进的,还有人选择安乐死。因病死亡的病人,很多在临终时需要麻醉科医生进行抢救,是大家都理解的,不再赘述。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对犯人执行死刑方式的进步。死刑的执行,是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打击,对法制权威的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护。但执行方式,却有文明与野蛮之分。历史上,曾经有凌迟、车裂(五马分尸)、斩首、绞刑等种种残酷的方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注射死刑越来越普遍。而注射死刑的基础,仍然离不开麻醉.也即是在使死囚犯人麻醉后,再注射使心跳停止的药物,完成死刑。这无疑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再谈一下安乐死。虽然目前安乐死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还未被大众接受和获得合法地位,但它代表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人类能够有尊严地选择舒适的死亡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一标志。安乐死的过程,仍然是一个以麻醉为基础的过程。在有限的几个能合法施行安乐死的北欧国家中,安乐死也是由麻醉科医生主持的。可见麻醉科医生既是为人类“迎来送往”者,又是在您需要得到帮助时为您保证安全、解除痛苦者,是不是也应该得到更多一点的尊重呢?首脑的随行医生多年前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上,笔者曾接待某国首脑的随行保健班子,他们是两个人,一位麻醉科医生,一位麻醉科护士。事后有领导问我,这位首脑为什么只带麻醉科医生?我说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位领导年龄不大,平时又喜欢锻炼身体,没有什么慢性病,当然不用带专科医生。而从安全考虑,首脑出访可能遇到的危险,不外乎车祸、枪击、爆炸等,在这些事件中一H受伤,能在第一时间挽救生命的是麻醉科医生。所以其保健班子全为麻醉科工作人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杰克逊与麻醉管制药杰克逊在缺乏监护下使用异丙酚,因此丧生一代天王杰克逊突然死了。警方在反复调查后确认,他的私人保健医生疑犯过失杀人罪。那么,杰克逊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原来,杰克逊有严重的失眠,每天都要使用大量的安眠药才能入睡。事发当天,杰克逊仍然无法入眠,遂请他的私人医生为他用药。在使用多种催眠药仍无效后,杰克逊要求他的医生为他注射异丙酚(一种快速起效的麻醉诱导药物,能迅速诱发类似自然睡眠的睡眠状态,但也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停止)。他的医生为他注射了异丙酚后,就离开他去了洗手间。等他回来时,杰克逊已停止了呼吸。由于他不是麻醉科医生,无法有效施行心肺复苏(CPR),遂使一代天王绝尘而去。检方之所以认定杰克逊的私人医生犯过失杀人罪,是因为异丙酚属于麻醉管制药,只有麻醉科医生才可以使用。解除手术后疼痛患者自控镇痛,大幅缓解术后疼痛多少年来,人们总认为,手术后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后的疼痛已不再是困扰患者的主要障碍。伴随着各种新的止痛药物和镇痛技术的层出不穷,手术后镇痛技术的安全性已大为提高,特别是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的普及,更令患者能根据其自身对疼痛的感受来自己控制给药。使得手术后镇痛无论是在安全性还是有效性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所谓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就是在手术前,由麻醉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生理条件、手术部位和种类以及麻醉的方式,选择适当的手术后镇痛装置(主要是经静脉给药和经硬膜外给药的镇痛泵),在手术结束时开始给患者持续输入一个背景剂量的镇痛药物。如果这个剂量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即不用再增加剂量。如果背景输注剂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则患者按下控制按钮后,镇痛泵就会根据事先设定好的剂量,给予患者一个补充的剂量。由于这个补充剂量很小,因此不会产生副作用,所以患者非常安全。又因这个补充剂量是在背景剂量的基础上给予的,所以又非常有效。William T. G. Morton公开演示乙醚麻醉行文至此,我又想起了美国的莫顿医生,1846年l0月16日。他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穹顶教室(乙醚教室,ether dome)公开演示了乙醚麻醉。被誉为现代麻醉的开拓者。他的墓志铭上写着:“在他以前,手术是一种酷刑;从他以后,科学战胜了疼痛。”今天,我们又可以说,现代科学真正战胜了手术后的疼痛。麻醉在今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里,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健康的体魄,从而远离疾病的困扰,也尽可能远离麻醉。
小儿麻醉是麻醉工作中相对较有难度的,通常由麻醉科有经验的医师来完成。小儿麻醉主要是:睡眠+阵痛=全身麻醉。睡眠对于小儿手术非常重要,因为小儿对手术有高度的的恐惧感,同时很难耐受疼痛以及手术固定姿势而造成的不适感,所以需要给予足量的镇静催眠药物。通常选择的药物如咪唑安定、丙泊酚等临床应用已久,证明均无太大副作用,而且能自然醒来。镇痛药物分为:局麻药、中枢镇痛药以及吸入麻醉药。目前所应用的中枢镇痛药、吸入麻醉药都是经静脉注射或者经由肺进入血液循环而起作用的。这种方式对大脑的作用是一过性的,当血液内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产生镇痛作用。当药物通过代谢及转化、排除,血液内浓度降低,镇痛作用则减轻,麻醉变浅,当药物即将排泄干净时小儿就清醒了。吸入麻醉药只要减少供给,药物很快从呼出的气体中排掉了,患儿随麻醉减浅儿清醒。小儿在麻醉清醒过程中有精神恍惚、嗜睡现象,但呼之能应是正常现象。临床麻醉中所选择的药物均为毒性小、无蓄积、易排除的药物,麻醉过后体内无药物蓄积、很少药物残留,小儿自然恢复到麻醉以前的状态。因此,麻醉只是暂时对小儿的神经系统起作用,麻醉过后神经系统功能会恢复正常的。
总访问量 194,332次
在线服务患者 26位
科普文章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