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
主任医师
3.3
产科江力勤
主任医师
3.3
产科葛嘉美
主任医师
3.3
产科葛加美
主任医师
3.3
产科沈华祥
主任医师
3.3
产科姚芸芝
主任医师
3.3
产科艾玲
主任医师
3.3
产科朱小玉
主任医师
3.3
产科徐玲香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姚育友
副主任医师
3.3
周丽仙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周晓宇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曹云飞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毛书辉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薛丽丽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朱晖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侯祎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朱景萍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孙丹丹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董金华
副主任医师
3.3
冯英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刘晓丹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徐惠勤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徐萍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严琴芳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彭华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吴卫卫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马蔷
主治医师
3.2
产科周静珍
主治医师
3.2
产科金颖
主治医师
3.2
项生群
主治医师
3.2
产科吴晓佳
主治医师
3.2
产科张玥
3.2
产前/产后护理吴红艳
副主任护师
4.7
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历年来为医生和准妈妈所关心。据统计,80%的准妈妈都会在妊娠期间服用药物。医生在为准妈妈开具处方时应尽量选用经临床多年验证无致畸作用的药物。一般而言,妊娠后期比妊娠前期用药相对比较安全些。 1.药物对妊娠期不同阶段胎儿安全的影响 (1)细胞增殖早期(受精后至2周左右) 此阶段胚胎的所有细胞尚未进行分化,细胞的功能活力也相等,对药物无选择性中毒的表现,致畸作用无特异性地影响所有的细胞,其结果为胚胎死亡、受精卵流产或仍能存活而发育成正常个体。因此,受精后半个月以内,几乎见不到药物的致畸作用。 (2)器官发生期(受精后3周至3个月) 器官发生期为药物致畸的敏感期,是胚胎器官和脏器的分化期,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引起胎儿畸形。 高敏感期为妊娠3~5周,胎儿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四肢、性腺等器官和系统相继发育。此期如胚胎接触有害药物,最易发生先天性畸形。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可表现为形态,也可表现为功能。 妊娠6周左右,服用有害药物可致无肢胎儿。 妊娠7周左右,服用有害药物可致胎儿拇指发育不全及肛门直肠狭窄。 (3)胎儿形成期 此阶段胎儿器官形成过程已大体完成,除中枢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可因有害药物致畸外,其他器官一般不致畸。 (4)妊娠后期 应用依托红霉素可引起肝毒性、阻塞性黄疸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加。 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过期妊娠、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 过量服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可使孕妇不安、心跳加快、失眠,甚至厌食。 此外,妇女在妊娠期对泻药、利尿药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比较敏感,可能引起流产或早产,应多加关注。 2.妊娠期安全用药的原则 (1)用药必须注意孕周,妊娠头3个月尽量避免用药。 (2)用药必须有明确的用药指征和适应症。(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应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且已清楚的老药,避免使用尚未确定不良反应的新药。 (4)小剂量有效的药物避免使用大剂量,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 (5)应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时,应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6)禁止在孕期使用试验性用药。 (7)肯定致畸形的药物禁止使用。 (8)若病情急需使用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则应先终止妊娠后再用药。
新生命的诞生,对每个妈妈而言,无疑是令人快乐的!但是对乙肝妈妈来说却还有许多令人操心的事,比如:能否给宝宝喂奶,宝宝会不会感染乙肝?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乙肝病毒不通过母乳喂养传染。就是说,乙肝妈妈是可以给宝宝喂奶的。既然权威的说法都出来了,为什么很多乙肝妈妈还会存在这种疑问呢?其实存在这种疑问也很正常,除了对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外,最重要的还是心里过于担心引起的。乙肝并不是小事,如果感染后,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婴儿在出生后必须尽快接种乙肝疫苗和抗HBV免疫球蛋白,并在一月龄和六月龄时各接种一次。这样婴儿体内就会产生抗体,降低乙肝感染的发生率。也保证更安全的母乳喂养。 虽然乙肝病毒是不会通过哺乳感染,但前提是妈妈要防止乳头皲裂。如果乳头损伤出血,那病毒很容易通过宝宝的口腔进入到体内,造成感染。要知道乙肝是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 但若是婴儿接种了乙肝疫苗和抗HBV免疫球蛋白,那体内就有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对付微量的入侵病毒。但是还是要引起注意。 所以在宝宝接种了乙肝疫苗和抗HBV免疫球蛋白,且妈妈的乳头没有出现皲裂的情况下,是建议乙肝妈妈进行母乳喂养的,并且母乳喂养能给宝宝带来很大的好处,这也是被许多人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但是要避免乙肝传播的途径,防止宝宝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唾液等。在生活上也要注意卫生,勤洗手。
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提高,孕妈妈们对孕期保健更加重视。孕期准妈妈都要做一次大排畸彩超。如果让准妈妈们选择做哪种超声波检查,最多的回答可能是:当然是越高级的越好了。正因如此,原本简单的超声波检查,让很多准妈妈陷入到该选择哪种超声的困惑中,是选择二维、三维还是四维呢。 那么,准妈妈们究竟该做哪种选择呢?不妨往下看↓↓ 什么是二维超声? 二维超声图像显示的脏器或结构的二维切面图像,几乎所有常规性的产前超声都是基于二维超声的检查。 二维超声相当于将一个苹果切成N片,来看每片上的情况。通过二维超声检查,我们可以观察胎儿的身体结构、评估胎儿的生长参数,对胎儿附属物如胎盘、羊水、脐带情况进行监测,并可以排查胎儿畸形等等。 二维超声可满足产前超声筛查的所有需求。 三维超声、四维超声又是什么? 三维超声,其实是将二维超声的连续扫查切面用计算机合成的立体成像,就像是将切成片的苹果合成了一个完整的苹果。 四维超声是实时的三维超声,就是说三维超声是静态的立体照片,四维超声是动态的小视频。 三维超声技术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进行成像,因此二维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三维成像的效果。同样,四维超声是在三维超声的基础上增加时间轴,即动态的三维成像,因此也离不开二维超声。 在彩超前面加上三维、四维的字眼,并不代表就是把宝宝的结构看得更清楚,能检查出更多的胎儿异常。目前排查胎儿畸形主要的诊断,医生还是会用二维超声进行系统排畸。 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有啥区别? 区别在于一个时间维度。三维彩超是图片,四维彩超是录像。例如,四维彩超可让孕妈妈看到胎儿一连串动作,医生则能够根据胎儿的运动来判断胎儿的发育情况。 三维彩超、四维彩超的图像是后期生成的,并不是说观察到的图像就是三维、四维的,而是仍然用普通彩超观察,然后通过仪器中的转换软件将观察到的平面图像转成三维、四维的立体图像,让不懂得B超图像的父母也能看出宝宝模样。 三维和四维彩超会更准确吗? 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目前孕妇在医院产检时,三维、四维仅是排畸筛查的“配角”,三维、四维是以二维为基础的表面成像,相当于宝宝的照片和视频。目前排查胎儿畸形主要的诊断,仍由二维超声完成。 是不是需要做四维超声,准妈妈还是要多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一般当普通B超检查发现胎儿畸形,比如胎儿有唇腭裂、胎儿心脏结构有异常等,用四维超声可以更好地展示病情的时候,才建议做四维超声检查。多数情况下,三维、四维超声主要是协助和补充二维超声的。 温馨提醒 彩超能量大于普通B超,如果长时间对胎儿头部或生殖器部位照射,相对来说会不利于胎儿的发育。 例如,准爸妈希望通过四维彩超看到宝宝可爱的脸,但宝宝在肚子里可能不停地动,抓拍这一瞬间可能要等上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B超的探头会在同一位置停留一段时间,而如果声波密集在某一固定地方,又聚集很长时间,可能就会有热效应。这种热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细胞内的物质。出于保护胎儿考虑,建议准妈妈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师进行B超操作。 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UOG)针对“胎儿超声留念”曾发布安全声明;要求产前超声遵循“有理有节”原则。2014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再次针对商用胎儿超声摄影发布警告。超声检查最主要还是用于排查胎儿是否畸形,给胎儿拍照只是附加的小业务。如果宝宝位置好顺便拍张照片未尝不可,但不能不做二维筛查单纯追求拍照,或是在宝宝位置不佳的情况下为了拍照反复扫查,这样就背离了排畸筛查的初衷,对宝宝也没有益处。
总访问量 1,546,792次
在线服务患者 2,011位
直播义诊 2次
科普文章 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