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惠敏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主任
心理咨询科乔冬冬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院长
心理咨询科胡蕾
主任医师
3.7
心理咨询科吴宏新
主任医师
3.6
心理咨询科张伯全
主任医师
3.6
心理咨询科韦君美
主任医师
3.6
心理咨询科张敬悬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药物依赖科刘雷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心理咨询科王爱祯
主任医师
3.4
心理咨询科王洪军
副主任医师
3.3
王丽娜
副主任医师
3.3
心理咨询科张丹宁
副主任医师
3.3
心理咨询科杨楠
副主任医师
3.3
心理咨询科王帅
主治医师
3.3
心理咨询科秦芳霞
主治医师
3.3
心理咨询科刘洁
主治医师
3.3
精神科孙丰霞
主治医师
3.5
患者:检查及化验:未检验治疗情况:未吃药,在家里进行思想开导病史:14岁男孩,初二,胆小、内向,心态好。最近反复担心一件事情,起因是3月初,和同学一起骑车途中因打闹差点撞上一老人,当时也停下来了,老人没有任何不适。回家一周后开始反复想是否自己撞坏老人了,并让我多次去附近核实、询问,但还是无法说服他,他不相信任何推断的结论,非要直接找到那名老人核实了才放心,可是我没有办法做到。孩子的父亲在15-25岁期间曾经断断续续得过强迫症(上阳台担心自己会跳下去,看到插座担心自己会触电),一直吃氯丙咪嗪,后来年纪大了,慢慢好了张医生,看到儿子这样,非常揪心,担心老公的病在他身上再现,现在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注意力了,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助儿子走出魔境,是吃药还是进行心理疏导呢?能否通过检查5-HT来判断强迫症和选择合适的药物呢?张医生,看了您的患者心得,非常信任您,期盼您的回复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张伯全:强迫症的症状以及强迫症的性格等在一般人身上也可以看到,从某种程度上说,“认真一点,担心一点,执着一点都是必要的”,只是强迫症患者过度了。药物治疗是辅助的,心理调整更加重要。5-HT理论只是假说,有一定意义,但是对强迫的心理治疗则没有意义,甚至可能妨碍心理治疗。强迫症不重时有条件首选心理治疗。小孩的强迫常常寻找到家庭教育或成长环境的因素。其父亲的强迫经历也许对孩子有启发。可来电咨询或直接来诊。您可以申请我的电话咨询与我沟通,点击了解详情或者拨打预约电话4008-900-120转3(周一至周日08:30-22:00),具体操作方式工作人员会告诉你。
患者:检查及化验:无化验正常2013年治疗情况:利培酮口腔崩解片,阿普唑仑片,碳酸锂片。病史:5年,易怒易燥,易疲劳,对生活失去信心,睡眠不规侓。胃部不舒服,浑身无力,不喜欢白天,头部发闷,食欲减退,晚上和白天的想法不一致,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是神经衰弱吗、有何不同、怎样区分和治疗、能治愈吗、谢谢。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张伯全:主要表现符合神经症,部分神经症患者可以再苦恼严重时伴发重症抑郁发作(在神经症性抑郁基础上的抑郁发作又称“双重抑郁”)。严重时常常需要使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心理治疗是基本的措施。建议来诊,有条件可住心理病房系统治疗。
患者:检查及化验:没有治疗情况:没有用药,病之前到沈阳医大看过,当时由于孩子心理负担重病史:2012年8月份,总是摆鞋,划字孩子小拒绝到医院,有自我治疗的方法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张伯全:15岁的以下的小孩强迫症,由于年龄小,领悟与控制力差等,往往难以自我治疗。原因是:强迫常常与家庭教育过度严厉,苛刻,或不一致,以及学校等的压力有关。通常小孩的强迫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调整,而且多数要使用抗强迫药。此外,有的孩子强迫可能仅仅是疾病部分症状,如有的合并抽动,精神病,等等,还需要鉴别或排除相应的诊断。
总访问量 11,365,123次
在线服务患者 7,599位
科普文章 27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