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神经外科患者问医生,我的手术是不是微创?在神经外科里面究竟什么是微创手术?首选,微创实际上也是创伤,微创并不等于无创。所以这两个概念不能混淆。目前脑外科里面微创最多指的是介入治疗,因为介入治疗只需在大腿根部扎针,然后将治疗导管送到脑部,经脑部的血管治疗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这类疾病。病人几乎没有切口,只有皮肤上的一个穿刺洞眼,这个就是标准微创。 第二种微创就是指我们可以不打开头颅来治疗脑内肿瘤。比如我们可以经过鼻腔来做手术,因为有些肿瘤就在大脑的底部,我们就可以通过鼻腔孔隙进去,到达鼻腔深部,也就是大脑底部。切除这个部位肿瘤。由于头上是没有刀疤,这个手术可以称之为微创。第三个就是在脑部仅仅钻一个小孔。这类手术,像帕金森,我们可以通过小孔将电极植入治疗疾病。或者是一些慢性出血,我们只要仅仅钻一个小洞就能把血放出来。这些手术也都可以称之为微创手术。 最后,一些手术要在头部做一个切口,然后将一部分颅骨打开,基本上还属于是开放性手术。但是,随着我们现在神经外科水平越来越高,这方面的切口也是越做越小。有些手术,只有几公分切口就够了。 不管什么切口,现在的手术越来越安全,不必紧张,脑部已不再是以往的禁区。
背景和目标:脑血运重建手术是目前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血运重建、间接血运重建和联合血运重建。术中确定直接血运重建后吻合口的通畅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主要的成像方式包括术中吲哚菁绿(ICG)视频血管造影(ICG-V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血管超声多普勒。红外热成像是一种现代成像模式,具有用于采集和分析热数据的非接触式设备。我们旨在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成人烟雾病手术中确定吻合口通畅性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对21例接受颅外-内搭桥手术的成人烟雾病患者术中都应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和红外热成像。比较了两者对吻合口通畅性的检测结果,评价红外热成像的可行性和优势。结果:使用ICG血管造影术或红外热成像术准确检测了21名患者吻合口的通畅性。其中,20例患者红外热成像结果显示血管吻合口畅通,与ICG-VA结果一致。在1名患者中,我们怀疑在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提示吻合口通畅不足,应用ICG-VA对吻合口的检测结果证实确实存在吻合口阻塞。
前几天手术治疗一例面肌痉挛患者,长期面肌痉挛,逐步加重,明显影响患者工作、生活。术前磁共振发现有血管压迫,决定手术治疗。术中进去发现多支血管压迫面神经,仔细将小血管一支支分开。手术效果满意。术前磁共振术中发现多支血管
总访问量 2,319,531次
在线服务患者 1,879位
科普文章 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