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志梁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泌尿外科夏鹏
主任医师
4.5
泌尿外科蔡健
主任医师 教授
3.7
泌尿外科江海红
主治医师 教授
3.7
泌尿外科李澄棣
主任医师 教授
3.7
泌尿外科谢辉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泌尿外科陈伟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泌尿外科王思齐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泌尿外科郭勇
副主任医师
3.6
泌尿外科余志贤
主任医师
3.6
张奕荣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泌尿外科李叶平
副主任医师
3.6
泌尿外科陈盛烨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张岩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5
泌尿外科金昊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张方毅
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吴存造
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黄航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陈洪德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李一夫
主治医师 讲师
3.5
蔡冰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林礼彰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武志刚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5
泌尿外科徐自强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萧云备
主治医师 讲师
3.4
泌尿外科郑元财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卢湧湧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叶雪挺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黄伟平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杨宇
主治医师
3.4
黄锡玺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潘悦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王峰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叶挺宇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郑克文
主治医师
3.4
泌尿外科邓哲宪
医师
3.4
泌尿外科高小民
医师
3.4
泌尿外科李仕
医师
3.4
泌尿外科吴可明
医师
3.4
泌尿外科林琦
医师
3.4
林胜逸
医师
3.4
泌尿外科卢锋
医师
3.4
泌尿外科周超烽
3.4
泌尿外科张宝丹
医师
3.4
普外科扎西平措
医师
3.3
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被称之为“石淋”。泌尿系结石以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较为常见。泌尿系结石是上尿路梗阻的常见病因。10%~15%的人的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倍左右。形成结石的相关因素非常复杂,和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域都有关系。【分类】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肾结石可分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尿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石、胱氨酸结石及嘌呤结石六类。1. 草酸钙结石尿液呈酸性,特点为质硬,不易碎,粗糙,不规则,棕褐色。2. 磷酸钙结石尿液呈碱性,特点为易碎,粗糙,不规则,灰白色、黄色或棕色,往往因尿路感染和梗阻而引起。3. 尿酸盐结石尿液持续酸性,特点为质硬,光滑,颗粒状,黄色或棕红色,和患者尿酸代谢异常相关。4. 磷酸铵镁结石特点为光滑,面体或椎体,大多与饮食有关。5. 胱氨酸结石特点为质硬,光滑,蜡样,淡黄色至黄棕色,多为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的表现。6. 黄嘌呤结石此类结石很少见到,色白或黄棕色,质地很脆,不能透过X线,一般在酸性尿中形成。【临床表现】最常见症状是急性腰痛和血尿。腰痛发病急、疼痛剧烈,可沿输尿管行径向下腹部放射,也可以引起睾丸痛及大阴唇疼痛不适。血尿以活动后血尿常见,但结石引起完全性尿路梗阻则可无血尿症状。由于肾和胃部都是由腹主神经结共同支配,因此肾绞痛的患者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结石如位于输尿管下段则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如果结石梗阻引发上尿路感染,则可以出现发热,严重者甚至出现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辅助检查】1.B超检查是临床上诊断泌尿系结石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直观、方便、无创伤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孕妇、无尿或肾功能不全者、肾绞痛急性发作时。能显示结石的特殊声影,可以发现2mm以上的结石,此外,B超检查还可以了解结石以上尿路的扩张程度,间接了解肾实质和集合系统的情况。2.尿路X线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可以发现95%以上的泌尿系结石,能够大致地确定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数量,并且初步提示结石的化学性质,也是临床上结石检查的常规方法。3.排泄性尿路造影可以了解尿路的解剖,确定结石在尿路的位置及上尿路梗阻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了解分侧肾功能,检查相对不方便,目前临床使用逐渐减少。4.CT平扫是检查尿路结石一种高精度的方法,其结果不受结石成分、肾功能和呼吸运动的影响,还能同时对所获取的图像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CT诊断结石的敏感性比尿路X线平片及排泄性尿路造影高,可作为X线检查的重要补充,不仅可以显示不透光结石,而且可以对尿路造影时显示充盈缺损的不透光结石与血块或尿路肿瘤进行鉴别,还能发现较小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阴性结石。【诊断】询问病史和体检,进行尿液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泌尿系结石诊断容易明确。【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体外碎石治疗、手术治疗和病因治疗。1.对症治疗对急性腰痛发作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以解痉止痛为主,如使用吲哚美辛、黄体酮、哌替啶等药物。还可根据结石类型,酸化或碱化尿液、抗感染。2.药物治疗结石小于6mm,光滑、远端无梗阻、无感染的纯尿酸结石及胱氨酸结石可以先试行药物排石治疗。直径小于4mm的光滑结石,90%可以自行排出。3.体外碎石治疗又称体外冲击波或震波碎石术,是一种无痛非侵入性治疗结石的技术。通过X线或B超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冲击波在体外将肾及输尿管的结石粉碎成粉末状,再随尿液自然排出体外,适用于大多数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其禁忌证包括结石远端有梗阻、育龄期妇女下段结石、孕期妇女、血肌酐≥265μmol/L、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出凝血障碍等。4.手术治疗包括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腹腔镜取石术和开放手术等。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是现代泌尿系结石主要的治疗方法,已彻底改变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外科治疗方式。经皮肾镜取石术就是指通过逐步扩张,在腰部建立一条从皮肤到肾盂的人工通道,通过这个通道插入肾镜到达肾脏,利用激光、超声等碎石工具将肾内结石,特别是铸型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击碎后再取出。适用于>2.5cm的肾盂结石、部分肾盏结石及鹿角形结石,尤其适用于结石远端有尿路梗阻、质硬、残留结石及复发结石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取石彻底、恢复快等优点,腰部的切口通常小于1cm,不影响美观,且术后对劳动力几乎没有影响,住院时间短。但是经皮肾镜取石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术中出血、肾盂裂伤、损伤周围组织器官及结石残留等。输尿管镜取石术是将输尿管镜由尿道经膀胱进入输尿管内,利用套石网篮或取石钳把结石取出,或在输尿管镜下用气压弹道碎石机、激光碎石机、超声弹道等碎石设备,在输尿管镜引导窥视下精确碎石,将结石击碎后再取出。输尿管结石一般应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定位困难、治疗失败及碎石后形成“石街”的输尿管结石则可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镜分硬性输尿管镜和软性输尿管镜。软性输尿管镜可以到达输尿管上段甚至肾脏,适用于治疗中上段泌尿系结石。硬性输尿管镜主要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是指利用腹腔镜经腹腔或后腹膜腔进行取石,术中均留置输尿管双极管内引流。适用于输尿管结石>2cm,或经体外震波碎石、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失败者。5.病因治疗对于少数可以找到病因的结石患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路梗阻等,去除病因后可以避免结石复发。【预后和预防】尿路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结石发病率和复发率高,50%没有预防干预的尿路结石患者5年内复发。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的最重要措施是饮水,鼓励患者吃饭期间及饭后2小时内多饮水,尽量使24小时内饮水超过2000ml。
输尿管软镜碎石是将结石击碎成粉末,术后随着尿液慢慢排出体外,快则2周,慢则数月,如何尽快的排出结石呢?一般软镜碎石术后,结石粉末堆积在肾下盏,然而如果要想从肾下盏出去到输尿管,则需要跨过一个门槛。所以采用特定的体位,将有助于您的结石快速排出。如何进行体位排石呢?建议一天体位排石2-3次。每次体位排石前半小时饮水,饮水量约为500-1000ml,之后摆出以下体位(跪着,臀高头低),轻轻敲击需要排石的患侧腰部,时间大概约20-30分钟,然后站起活动即可。
大家好,我是双J管,也叫双极管,还叫猪尾巴导管,这都是根据我的形状取的名字。我有多种型号大小及长度,各有用处,在泌尿外科手术中有我的广泛用武之地。我最主要的作用是用于泌尿系结石术后输尿管的支撑引流作用。由于术后2周一般的输尿管粘膜水肿消退,创面修复,所以2-4周一般要拔除双j管。不少朋友忘了我的存在,至于我留在身体里面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请务必注意。留在体内的这段时间,我也不会做一条安静的管子,可能会引起部分人腰胀、尿急、尿频、尿痛等,如果症状轻微,不影响您的生活,请别太在意,我就是有点小任性,但是不会有大问题。我可能会摩擦膀胱输尿管粘膜引起出血,如果只是淡红色的,也请不要介意,多喝水,保持每天尿液超过2000ml,继续观察就可以,如果颜色深红,请您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这段时间里发烧了,也请您及时医院就诊。本文系李叶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总访问量 9,991,256次
在线服务患者 26,259位
直播义诊 8次
科普文章 180篇
年度好大夫 1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