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莲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产科任秀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产科李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产科付秀珍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产科张风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产科张建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产科张翠娟
主任医师
3.4
产科徐慧文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王娟
副主任医师
3.3
产科王莹
副主任医师
3.3
刘慧泽
主治医师
3.3
产科王艳
主治医师
3.3
产科刘虹
主治医师
3.3
产科张雪
主治医师
3.3
产科温庆丽
主治医师
3.3
产科毕学辉
主治医师
3.3
产科李永慧
主治医师
3.3
产科刘洋
主治医师
3.3
产科庞文文
主治医师
3.3
产科刘茹辛
副教授
3.3
高飞
医师
3.3
产科王会娟
医师
3.3
产科卢昭昭
医师
3.3
产科杨晓丽
医师
3.3
产科潘越
医师
3.3
产科谭新
医师
3.3
产科王爱蕾
医师
3.3
乙肝感染孕产妇干预为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减少因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感染,降低乙肝发病率,国家卫计委下发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5版,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感染孕产妇提供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测,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检测,必要时转介至传染病专科接受相应的诊疗服务。 乙肝女性怀孕后,必须定期复查肝功能,发现异常要及时请相关专业医师诊治,严重时则需终止妊娠。 由于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胎儿异常,而且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保护率可达98-100%,即使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保护率也可达85-95%,因此,怀孕期间的抗病毒治疗应慎重,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以往有研究提出,于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预防胎儿的宫内感染,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此方法在预防母婴传播方面无积极作用,因此,对乙肝孕妇在孕晚期没有必要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剖宫产并不能降低乙肝的母婴传播,因此,没有必要因乙肝感染而选择剖宫产。 乳汁中虽有乙肝病毒,但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母婴传播,因此,经正规预防后,乙肝感染女性仍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的干预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措施。而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所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均应于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是12小时内,越早越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注射方法为肌内注射。注意必须与乙肝疫苗的注射部位不同,也不可与乙肝疫苗吸入同一注射器内注射。 2.乙肝疫苗接种 所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均应按照《预防接种规范》中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有条件的地区,在完成第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6个月,即儿童7月龄至1周岁期间,可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检测,判断免疫效果。 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在接受正规预防后,应于7个月至12个月大时随访两对半,以明确免疫预防是否成功、有无HBV感染以及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葡萄糖筛查是指孕24-28周之间,行75g葡萄糖筛查,空腹及服糖后1、2小时的血糖分别为5.1、10.0、8.5mmol/L。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者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潍医附院产二科全体医护人员全天24小时,以饱满的热情等待您的到来。 ?产二科门诊为每周二、四、六、周日(轮转) ? 产二科病房位于2号楼6楼、7楼(医院大门正对的病房楼)。若有不适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可直接于病房就诊。(携带就诊卡,卡内有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