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然而,通过观察身体的一些异常信号,我们可以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1.排便习惯的改变直肠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以下情况,需引起重视:便秘或腹泻:持续数周的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增加,且总有排不尽的感觉。粪便变细:粪便形状变细或呈扁条状,可能是肿瘤压迫肠道所致。2.便血或黑便便血是直肠癌的典型症状之一,但容易被误认为是痔疮。需注意以下几点:血液颜色:直肠癌的便血通常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可能与粪便混合。黑便:如果出血部位较高,血液在肠道内氧化,可能排出黑色、柏油样粪便。3.腹痛或腹部不适直肠癌可能引起腹部隐痛、胀痛或绞痛,尤其是在排便时加重。如果腹痛持续且无法缓解,应尽快就医。4.体重下降和疲劳如果近期没有刻意减肥,但体重明显下降,并伴有疲劳、乏力等症状,可能是癌症消耗体内营养所致。5.肛门不适或肿块部分患者会感到肛门坠胀、疼痛,或在肛门附近触摸到肿块。自我检查与就医建议观察症状:如果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尤其是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就医。肛门指检:简单的肛门指检可以发现低位直肠肿瘤,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肠镜检查:肠镜是诊断直肠癌的金标准,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总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但通过关注排便习惯、便血、腹痛等信号,我们可以提高警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直肠癌治愈率的关键。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过去,许多低位直肠癌患者需要切除肛门并永久造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肛门保留手术已成为可能,甚至可以在肿瘤距离肛门1cm的情况下实现。肛门保留手术的条件肿瘤位置:肿瘤距离肛门的距离是关键因素。肿瘤分期:早期肿瘤(T1-T2期)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更适合保留肛门。患者身体状况: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和全身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手术决策。手术方式低位前切除术(LAR):适用于中高位直肠癌,切除肿瘤后吻合肠道,保留肛门。超低位前切除术(Ultra-LAR):适用于低位直肠癌,肿瘤距离肛门1-2cm时,通过精细操作保留肛门。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一种微创技术,适用于极低位直肠癌,可提高肛门保留率。术后功能与生活质量肛门保留手术虽然避免了永久造瘘,但术后可能出现排便功能异常,如便频、失禁等。通过术后康复训练和饮食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淄博市市立医院 目前完成了上百例完全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pureNOTESTaTME)手术,在保留肛门方面积攒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保留肛门的同时,还做到了体表无疤痕。使病人重获新生。
一、什么是甲流?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季节性流行和易变异等特点,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造成群体聚集性发病。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二、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导致,传染性弱,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没有全身性症状,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出现。与之相比,甲流传染性强,容易大范围流行,发病季节特征明显。患者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甲流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三、怎么预防甲流?1.接种疫苗:接种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提高对甲流病毒的免疫力。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2-4周,身体就会产生足够的抗体,可以有效预防甲流的感染。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使用公共设施以及咳嗽、打喷嚏后,可有效减少病毒在手上的存活时间,降低感染风险。3.减少聚集活动:出门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以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必须前往,应尽量减少停留时间。
总访问量 2,653次
在线服务患者 1,128位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