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清
主任医师 教授
3.2
中医科沈伟
主任医师
3.2
中医科王宏治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吴福顺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苏木芳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吴振宇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胡义生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李必升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江冬秀
副主任医师
3.1
中医科吴震宇
副主任医师
3.1
王小明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龙辉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陈文华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汤传庆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殷庆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胡一诺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董徐青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程园园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吴文苹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王晓明
主治医师
3.1
胡艳艳
主治医师
3.1
中医科吴静
医师
3.1
中医科王泽玉
医师
3.1
中医科李娟娟
医师
3.1
患者:08年11月8日体检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咨询怎么办化验、检查结果:体检空腹血糖为9.3,有轻度高血压90/140,脂肪肝,血脂高,胆结石安庆市中医院中医内科苏木芳:血糖超过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需要另一天复查一次。你57岁,应该是2型糖尿病,可先口服二甲双胍,要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定期看医生复查血糖,上书店买些糖尿病饮食等注意事项的科普文章阅读阅读。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痛风是现代文明病,但也是古老的疾病。在公元400多年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及其弟子对痛风关节炎特征作了详细记载,但对其原因尚未认识,只是推测这个疾病可能与某种有毒物质沉积在关节内有关。到1776年瑞典化学家Scheele首先从一个痛风病人肾结石分离出了尿酸,1797年英国化学家Wollaston从自己耳廓上取下了一个痛风结节,并从中分离出了尿酸,人们才认识到沉积在关节和组织内这种毒物就是尿酸,1824年英国内科医生Garrod用化学分析法在痛风病人血液中测出了高浓度的尿酸,他指出痛风发生关键是尿酸生成过多,从此,人们对痛风认识有了新概念。祖国医学虽然没有痛风的诊断,但早在《黄帝内经》也有相关描述,如“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指出这种疾病与过食膏粱厚味有关。 痛风有血尿酸高,并伴有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发作,如果仅仅血尿酸高而不伴有关节炎,称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有10%~20%发生痛风。我们将它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风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体内某些酶的缺乏有关,现代越来越多的报告表明原发性痛风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性痛风主要因肾脏病、血液病、肿瘤等引起,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也要注意查一查是不是继发的。痛风的特点是,急性关节炎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多于午夜剧痛而惊醒,常为单一关节,呈红肿热痛,可有关节积液,也可伴有发热等,发作常呈自限性,数小时、数天、数周自然缓解,缓解时局部可出现本病特有的脱屑和瘙痒,最常见的关节是拇跖关节,依次是踝、跟、膝、腕、指、肘等关节。有的痛风患者初发时查血尿酸可能是正常的,因为血尿酸是波动的,要多次检查,只要是特征性的急性关节炎发作,我们还是考虑是痛风,如果行关节腔穿刺抽取滑囊液检查,在旋光显微镜下见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盐结晶,有诊断意义,如果服秋水仙碱有特效,也具有诊断意义。痛风的常见诱因是疲劳过度、饮食不节、饮酒过量、关节外伤、过度运动等。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导致血尿酸升高,所以饮食上要注意低嘌呤饮食,如动物的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鳗鱼、肉汤等,富含高嘌呤,要禁食,动物的肉类及菠菜、豆类疏菜等,含嘌呤较高,要控制食用。痛风病人不应饮酒。各种酒类均可引起痛风发作,其原因如下:1、酒中的乙醇可直接增快人体内嘌呤合成的速度,使其产量增加;2、酒中的乙醇可刺激人体内乳酸合成增加,而乳酸可抑制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容易引起泌尿系统结石;3、某些酒类,尤其是啤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嘌呤,对痛风病人很为不利,应列为禁忌。痛风是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体内嘌呤代谢异常,血中的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痛风一旦发生就无法治愈,所以要注意预防,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急性发作:秋水仙碱的疗效一般都很显著,通常于治疗后12小时症状开始缓解,36~48小时内完全消失。秋水仙碱的用法及剂量是每2小时口服1mg,服到获得疗效或者一直服到出现腹泻或呕吐为止。 n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对已确诊的痛风急性发作有效。通常与食物一起服用,连续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胃肠道不适,高钾血症(出现于那些依赖前列腺素E2 维持肾血流量的病人)和体液潴留.用NSAID有特别危险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脱水者,尤其有肾脏疾病史的病人。 n 也可短期应用强的松,如20~30mg/d.偶尔需联合应用几种药物治疗痛风急性发作。 中医治疗,痛风可按痹证热痹治疗,如白虎桂枝汤或三妙散加忍冬藤、络石藤、萆解、车前子、秦艽、秦皮、玄胡等。
饮食有节,不可偏嗜,注意食物之性与疾病寒热之性相宜。白癜风是由于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的功能减退、丧失而引起,导致黑色素生成障碍,而发生皮肤色素脱失斑,即白斑。因为维生素C能使已形成的多巴醌立即还原成多巴,从而中断了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另一方面,维生素C既会影响肠道吸收铜离子,又能降低血中血清铜氧化酶活性,从而影响酪氨酸酶活性。因此,白癜风患者平时应尽可能少吃或不吃维生素C,对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也应尽量不吃或少吃,如鲜橘、酸橙、柚子、鲜枣、山楂、樱桃、猕猴桃,草莓,杨梅、辣椒、芹菜、胡萝卜等。过酸和过辣的食物也要加以注意。患者可多食含酪氨酸与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类、动物内脏[肝、肾等]、牛奶、新鲜蔬菜、各种豆类及其制品、花生、黑芝麻和核桃等硬壳果类,以及一些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等,还有葡萄干和牡蛎、田螺等贝类食物。生活规律,起居有节。不可七情太过,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按时服药(如经验方:白癜风丸),注意药物的反应。外用药注意慎用强刺激性的药物,如氮芥酒精等,以防损伤皮肤,使皮损扩大。适量光照,每次数分钟,每日二至三次,避免暴晒,治疗时应戴防光眼镜,以避免UVA对眼睛的损害。经验方(白癜风丸):黄芪、白术、防风、生地、当归、桑叶、白蒺藜等,中药煎水,水泛丸,每服6g,一日两次。3--6月一疗程。外用药:覆白液:补骨脂、骨碎补、栀子、茜草等,50%酒精浸,外用。
总访问量 367,056次
在线服务患者 100位
科普文章 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