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科

全国第2
全国第1

推荐专家

疾病: 儿童焦虑症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儿童焦虑症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儿童患焦虑症,父母帮助孩子的方式真的对了吗?一、父母去保护孩子,避免让孩子体验到焦虑当一个孩子得了焦虑症,有焦虑相关的想法、情绪和行为,会自然的在家庭内寻求帮助。而父母面对一个受焦虑之苦的孩子,一方面,源于对孩子痛苦的同情,想帮助孩子的情绪恢复平静舒适;另一方面焦虑症发作时,孩子有很多不合理的担忧,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会功能(比如上学,独自一个睡觉,外出等),父母想让孩子尽快恢复社会功能。父母会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孩子,帮助她减少焦虑。父母保护孩子的行为,我们也称顺应行为。顺应行为(保护行为)会马上带走孩子的焦虑,但是父母的顺应行为传达了父母认同焦虑是可怕的,孩子是不能承受的,焦虑会伤害孩子。父母顺应行为(保护行为)的举例:顺应处于困境中的孩子对于父母而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存在顺应行为,因为他们很关心孩子,很难看到孩子受苦。 父母做出顺应行为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知道顺应行为会解决问题,马上带走孩子的压力、恐惧不安,通常这是对的,但效果是暂时的。父母的顺应行为让孩子没有机会去认清焦虑,也没有机会去检验他所担忧的想法是否是事实。孩子始终会认为焦虑是可怕的,自己是不能承受的,而且是没有能力应对的。每一次顺应,孩子和家长会变得越来越相信让孩子正常生活的唯一方法是顺应行为,与此同时他们都怀揣希望孩子可以不用做顺应行为也好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错失越来越多的机会,让孩子认识到他们是有能力应对、承受情绪的。 这就有点南辕北辙。目标是好的,方法是错的。举例说明:小东,8岁,男孩,小东半年来有一个症状,就是每次父母带着妹妹去打预防针(父母不带小东是因为家里电动车只能带三个人),小东就会焦虑发作,小东很担心父母和妹妹会出车祸,这个想法让小东很焦虑和恐慌。于是每次父母出门前小东就哭泣不让父母出门,当父母出门后小东就要打电话给爸妈,确认父母妹妹是不是还好(焦虑有关的痛苦)。每次父母强行把小东留在家里,但是路上会接听小东的电话,实时报告父母的位置,跟小东解释父母妹妹都很安全,父母还有多长时间就到家了(顺应行为)。小东来就诊的时候他的这个焦虑症状已经持续6个月。虽然父母每次顺应行为可能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即安抚了小东又同时让妹妹打完预防针,但是这个症状持续半年都没缓解。二、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害怕,勇敢行动当然也会有部分家长并不认同焦虑是痛苦、可怕的,他们认为孩子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他们希望孩子要勇敢行动,大胆一些。他们会告诉孩子不要担心,不要害怕,这不可怕呀,大胆一些,勇敢一点。父母这时候的行为成为苛求行为。三、父母在保护和要求孩子之间来回切换更常见的是,父母面对一个受焦虑之苦的孩子,认为有必要安抚孩子,帮助他/她减少焦虑,因而做出顺应行为去帮助孩子。但是帮助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焦虑并没有消除,孩子更加依赖家长来解决焦虑,而且社会功能(如独自一个人上学、独自睡觉、完成作业等)退缩得更厉害,又忍不住来苛求孩子。这两股力量会导致他们不稳定的波动,在过度保护和过度要求之间来回摇摆。讲到这里,家长们会不会对照此文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之余,会不会也更加困惑,保护也不行,苛求也不行,那家长究竟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先别着急,下期儿童焦虑障碍的父母支持性养育一文将揭秘家长该怎么恰当的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