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
主任医师
3.2
眼科杨林青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眼科郝永娜
副主任医师
3.1
眼科范肃洁
主任医师
3.1
眼科赵玉霞
主任医师
3.0
眼科赵邯英
主任医师
3.0
中医眼科娄增新
主任医师
3.2
眼科申育华
副主任医师
3.0
眼科鲍领芝
副主任医师
3.0
眼科李继英
副主任医师
3.0
刘铁英
副主任医师
3.0
眼科刘文茹
主任医师
3.0
眼科杨学秉
主任医师
3.0
眼科任延君
主任医师
3.0
眼科袁瑞芝
主任医师
3.0
眼科韦敏
主任医师
3.0
眼科张东旭
副主任医师
2.9
眼科高铁瑛
副主任医师
2.9
眼科梁娜
副主任医师
2.9
眼科罗清文
副主任医师
2.9
季红英
主治医师
2.9
眼科任芬花
副主任医师
2.9
眼科赵志强
副主任医师
2.9
眼科李静
副主任医师
2.9
眼科王凯
医师
2.9
眼科申然
副主任医师
2.9
眼科李世友
主治医师
2.9
眼科李翠霞
主治医师
2.9
眼科张冀涛
主治医师
2.9
眼科班景飞
主治医师
2.9
袁伟
主治医师
2.9
眼科杜旭果
主治医师
2.9
眼科张鹏
主治医师
2.9
眼科史伟
主治医师
2.9
眼科刘晓敏
医师
2.9
眼科赵鹏
医师
2.9
眼科王振
医师
2.9
眼科张宁
医师
2.9
眼科崔燕
医师
2.9
眼科李钰泓
医师
2.9
随着社会发展和我们生活条件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增加,白内障的患病率也随之提高,人们对于白内障及手术治疗的认知程度也是越来越高。白内障手术不再把“看得见”作为治疗目的,而是追求看的更清楚、舒适,更加接近眼睛功能自然生理状态,更大程度地重建或恢复眼的正常屈光状态,更大限度提高人工晶状体眼的光学质量。 我们怎么做才能满足我们的个体化的需求呢?除了详细的术前检查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适合我们的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从软硬度来说,分为两种,硬质人工晶体和折叠人工晶体。硬质人工晶体其眼部切口大约是6~7 mm左右,这样的伤口有时是需要缝线的,那么缝线会造成一定的散光,手术后短期内反应大一些,恢复的时间长一些。而折叠型人工晶体它是先把人工晶体折叠好,放在特殊的植入器里面,推到眼内再凭记忆展开的,所以切口一般是1.8~3.2 mm,这个切口是不需要缝合的,散光也比较小,恢复时间更快一些。 人工晶体根据成像质量的差异,晶体分为球面人工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体,传统的球面人工晶体存在正球差,不但无法补偿角膜的正球差,而且更增大了总眼球差,从而降低了视网膜的成像质量,影响术后的视觉质量。非球面人工晶体减少球差,有效提高成像质量。明显提高夜间视力,接近于正常眼,尤其适于夜间行动不便的老人或司机患者。非球面人工晶体的前表面还做了非球面的处理,可以避免术后的眩光,周边的视觉会更加真实,不变形。 人工晶体从焦点上来说,分为单焦点人工晶体,双焦点人工晶体,三焦点人工晶体,连续视程人工晶体和散光型人工晶体等。单焦点人工晶体术后看远和看近不能兼顾,需要佩戴查应的老花镜或近视镜。多焦点人工晶体由于独特的设计模式,使得入射光通过后产生多个焦点,比如两焦点,三焦点,可以照顾远中近三种视力。连续视程人工晶体利用独特衍射光栅涉及将焦点延长,不仅让患者在固定远中近焦点上看清,还能再焦点之间的每一个点上都能看得更清,看得更好。散光性人工晶体可以矫正1.5-6.0D的角膜散光,降低对眼镜的依赖,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矫正规则的角膜散光,从而获得良好视觉效果。 总的来说,每一种特殊设计的人工晶体都有其独到之处,都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视力。选择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不要盲目的认为越贵的人工晶体就越好。手术前和医生充分交流沟通,告诉医生自己的需求,细心听取医生的建议,相信每个患者都能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人工晶体,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目前尚无有确切疗效的药物,早期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可以观察;当影响到工作、生活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术,即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来解决,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晶体种类也比较多,从切口大的硬质人工晶体到可折叠切口小的折叠型人工晶体,从最开始的单焦人工晶体到现在高端的多焦人工晶体以及连续视程人工晶体等,晶体种类不同,功能也不一样,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人工晶体,才能帮助我们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视力。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这话对于白内障手术也是一样。术后现想的视力,不仅取决于精确的检查和熟练精准的手术技术,术前、术后正确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优质的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让医生更顺利的完成手术,保障手术的安全。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当然具体情况还要遵从医生的医嘱。 1、术前护理内容 (1)高血压患者要在术前控制好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平稳,空腹血糖降至合理8.3mmol/L;严重心脏病患者应到内科评价心功能,不能耐受手术者应暂缓手术;如有发热、感冒、腹泻、月经来潮、急性结膜炎、泪囊炎等不利于手术的情况时及时通知医生,暂停手术。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积极地配合手术。 (2)术前调节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良好的睡眠;禁烟酒。 (3)协助积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4)术前三日按时滴抗生素眼药水,保持眼部卫生,预防感染。 (5)做好全身清洁卫生。 2、术后护理内容 (1)按时滴眼药,注意点眼卫生,点药前要洗净双手,眼药瓶口不要接触眼睛和手,以防污染。点药时用棉签扒开下眼皮,眼睛向上看,眼药水瓶口距眼2-3cm处,不要碰到睫毛和眼睛,滴入眼药,一次1-2滴即可。如需使用两种以上眼药,请间隔5~10分钟。 (2)保持心情愉快。术后当天宜进食半流质或软性食物,避免食用硬质食物,术后一般无需忌口,但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畅通。避免吸烟、饮酒。 (3)手术切口至少两周左右愈合。此期间内洗脸、洗头注意不要让污水进入手术眼内,防止感染。 (4)术后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术后3个月内避免揉擦、碰撞术眼。避免提拉重物、剧烈运动,防眼内压波动。 (5)外出时要防风沙,防止异物进入眼内;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外出时可佩戴墨镜。 (6)恢复期避免长时间用眼看书报,以防眼睛疲劳。 (7)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的患者要坚持服药。 (8)术后按医嘱到医院复查,如出现眼睛胀痛、头疼,视力突然下降,眼前黑影固定不动,分泌物增多等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致盲眼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随之升高,那么我们如何初步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白内障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白内障的几大临床表现: 1.视力。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的程度与晶状体浑浊的程度和混浊所在位置有关。靠近视轴和晶状体后极部的浑浊对视力影响较大,例如皮质混浊型白内障的浑浊一般从周边开始,当浑浊未累及中心视轴时患眼仍然可以有接近正常的视力;而核性白内障的浑浊发生在视轴中心区,早期就可引起明显的视力障碍。 2.固定性黑影。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有时可以在视野某一方向出现点状或片状黑影,尤其是强光背景下更加明显。与玻璃体混浊引起的黑影不同的是白内障所致的黑影是固定的。 3.单眼复视或多视。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晶状体纤维的变化,混浊的不规则性和发生次序的不一致,会引起屈光状态的紊乱,从而产生了单眼复视、多视、散视、视物变形等,有时候由于衍射,患者可以发现在注视点周边有星形、束形等点彩样光晕。 4.近视。随着白内障的发展,晶状体核逐渐硬化,使晶状体屈光指数明显增加,因而产生近视,通常来说,这种度数较低,并且伴随白内障的发展发生变化。有时候已有老视的患者因白内障所致的近视使近视力反而升高,看书反而不用戴花镜,误认为“返老还童”。 如果您出现了上述这些症状,建议尽快到眼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并请您的眼科医生评估白内障程度,根据您的意愿,决定手术的时机。目前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手术时间也缩短到了短短几分钟。人工晶体也从最初的硬质人工晶体,球面人工晶体发展到现在有更多功能的折叠性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散光人工晶体,连续视程人工晶体等。正是随着人工晶体及眼科仪器设备的进步,白内障手术也已经从复明手术到了屈光手术时代,我们不仅要看得见,还要看得清,看得舒服。术前通过详细的眼科检查,根据自己的用眼需求,与医生详尽的沟通,一定能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晶体,还我们一个清晰的视界。
总访问量 593,111次
在线服务患者 1,100位
科普文章 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