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近端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简称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hy,SMA)是一组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在活婴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0,人群中携带者频率约为1/50。该病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为特征,有时也可累及脑干运动神经元。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根据SMA发病年龄和病程的不同将其分为四型:I型、11型、111型和Ⅳ型;而在临床上以I型多见,此型患儿多于出生后 6 个月内发病,病人多在 2 岁之内因呼吸衰竭夭折。1995年遗传学家明确了SMA的病因,是由于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1,SMN1)突变所致。正常人的2条5号染色体上的SMN1基因至少有1个拷贝不存在外显子7和外显子8的缺失(即有1拷贝正常的SMN1基因)。脊肌萎缩症患者的2条5号染色体上均没有正常的SMN1基因(即有0拷贝正常的SMN1基因)。SMN1的突变包括7号和/或8号外显子缺失以及点突变等类型,其中95%以上为7号和/或8号外显子缺失。因此,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第7号和/或8号外显子缺失可为临床上脊肌萎缩症提供辅助诊断,同时通过评估 SMA 致病基因携带者生育 SMA 患儿的遗传风险,为 SMA 高风险家庭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性分化发育异常(性反转综合征、两性畸形以及混合型性腺发育不全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其发病率约为1%~3 %,这类疾病不仅涉及患者体内代谢紊乱问题,更存在着性别抉择的问题。在新生儿期如果能尽早尽快明确诊治,可避免性征混乱及心理创伤,甚至可防止癌变。 性别决定基因(SRY)定位于Yp11.31,编码一种含204个氨基酸的核蛋白。SRY在胚胎发育早期的性组织中有短暂的表达,能够使原始性腺组织向睾丸组织分化。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一般情况下,性分化异常不论其核型如何,只要SRY阳性,就会有睾丸组织的存在,且不论其在什么部位(盆腔、腹股沟、阴阜等)或以什么形式(卵睾、发育不良的睾丸条索状性腺等)存在。而有无发育不良的睾丸组织则是临床决定手术的指征。通过PCR技术检测SRY基因是否存在,即可特异而准确地判定有无睾丸组织的存在。研究表明,性分化发育异常患儿在青春期后约8%的患者发育不良的睾丸可发生恶变,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恶变率也随之增高。因此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RY基因保守序列,可从分子水平揭示性分化异常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治依据。
染色体倒位是指染色体出现两个断裂点,两断裂点间染色体片段旋转180°后,与断裂点外侧染色体片段重新连接形成新的染色体。根据两断裂点间区域染色体是否涉及着丝粒,分为臀间倒位和臂内倒位。倒位携带者指发生了染色体倒位但遗传物质数量无增减,临床无异常表型的个体。倒位携带者配子理论上有4种核型,一种为正常结构染色体,一种为倒位但遗传物数量无增减染色体,另两种为染色体缺失或重复,因此携带者生育表型正常后代的概率为1/2。染色体倒位携带者的咨询要点:1、详细询问携带者或家属,是否存在染色体病相关症状;询问家族成员是否存在自然流产、死胎、畸胎、新生儿死亡以及生育过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患儿等家族史。2、抽取外周血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确定染色体核型。并进行体格检查,排除畸形等异常,确定其为携带者。3、向携带者解释遗传学检查结果,告知其生育正常新生儿的概率,对生育方式的选择进行指导。染色体倒位携带者可选择:①自然受孕。如果不发生流产,中孕期可抽取羊水或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是携带者还是正常胎儿。②试管婴儿。通过PGD选择正常或倒位携带者胚胎植入,避免孕妇反复流产。③他(她)人供精(卵)试管婴儿。4、携带者生育必须进行产前诊断,避免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5、如产前诊断发现胎儿为新发染色体倒位,胎儿父母染色体正常,如何进行遗传咨询?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胎儿新发染色体倒位,可继续行基因芯片、全基因组测序等相关检查,如检测到已知致病染色体缺失/重复,应建议其终止妊娠;如未发现已知致病染色体缺失/重复,因不能排除倒位断裂重接是否导致基因功能异常,需向孕妇夫妻双方说明,由夫妇双方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总访问量 334,387次
在线服务患者 202位
科普文章 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