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清涛
主任医师 教授
院长
精神科王法鑫
主任医师 教授
副院长
精神科杜宏群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精神科解克平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精神科李敬先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精神科祝英禄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精神科赵怀安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精神科郭洪绪
主任医师 教授
3.7
精神科吕明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韩克和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高收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董汉振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张敦平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崔元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马明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李洪祥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朱爱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韩丽霞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陈玉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穆慧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祝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于连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路光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白晓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精神科谢军
副主任医师
3.6
精神科张群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王陶丽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张涛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李晓青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韩翠萍
副主任医师
3.5
陈静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崔哲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张天伟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王传鹏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贾春廷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张永刚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阎嵋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杨实进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张文娟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刘乘洋
主治医师
3.5
车群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李淑文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康鹏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陈枝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姜亚南
医师
3.5
精神科伊岱伟
医师
3.5
精神科侯晓冬
医师
3.5
精神科崔晓飞
医师
3.5
精神科徐程程
医师
3.5
精神科张凯丽
医师
3.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脑回变窄,脑沟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等病变。起病在65岁以前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都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年老、女性、痴呆家族史、21-3体综合征家族史、脑外伤史、抑郁症史、低教育水平等。 阿尔茨海默症(AD)通常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发病至死亡,平均病程8~10年,但也有些患者病程可持续15年或以上。临床症状分为两方面,认知功能减退症状及伴随的社会功能减退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常伴有高级皮损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或失用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轻度 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症状。如经常遗忘或失落物品忘记重要的约会及已经许诺的事。记不住新来同事的姓名,学习新事物困难看书看报后不能回忆其中的内容。常常有时间定向障碍,如记不清具体的年月日,计算能力减退,很难完成简单的计算,思维迟缓思考问题困难,特别是对新事物的出现,表现茫然难解。早期患者对自己记忆力问题有一定的自制力,并力求弥补和掩饰例如经常做记录避免因记忆缺陷对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伴有轻度的焦虑和抑郁。人格改变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变得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周围人较冷淡,甚至对亲人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对新的环境难以适应。 2.中度 到此阶段,患者不能独自生活。表现为日益严重的记忆障碍。用过的物品随手即忘,用品丢三落四甚至遗失贵重物品。刚发生的事情也遗忘,忘记自己的家庭住址及亲友的姓名。但尚能记住自己的名字。有时因记忆减退而出现错构和虚构。远距离也受损不能回忆,自己的工作经历也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除有时间定向障碍外,地点定向也出现障碍容易迷路走失甚至不能分辨地点,如学校或医院言语功能障碍明显讲话无趣内容空洞。失认以面容认识不能最常见,不认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甚至不认识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失用主要表现为难以完成有目的的复杂活动,如刷牙、穿衣等。患者已不能工作难以完成家务劳动,基本的生活料理需要家人督促或帮助。 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也比较突出,情绪波动不稳。在医院接受治疗的AD患者中10%~50%可出现妄想,10%~25%可伴有幻觉。最常见的妄想是被窃妄想,其次是嫉妒妄想。如找不到自己放置的物品而怀疑他人偷窃,会因强烈的嫉妒心理而怀疑配偶不贞。幻觉中以幻视较为多见,睡眠障碍,部分患者白天嗜睡,夜间不宁,行为紊乱,常捡拾破烂,乱拿他人之物,亦可表现为本能活动亢进,当众裸体,有时出现攻击行为。 3.重度 记忆力思考及其它认知功能皆严重受损。忘记自己的姓名和年龄,不认识亲人。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退化。患者只有自发言语,内容单调或反复发出不可理解的声音,最终丧失语言功能。患者活动逐渐减少,逐渐丧失行走能力,甚至不能站立,最终只能终日卧床,大、小便失禁。晚期患者可出现原始反射如强握、吸吮反射等。最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是肌张力增高,肢体屈曲。 病程呈进行性,一般经历8~10年左右,罕见自发缓解或治愈。最后发展为严重痴呆,常因压疮、骨折、肺炎、营养不良等激发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总访问量 319,870次
在线服务患者 5,838位
科普文章 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