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皮肤病都要在皮肤上表现出来,不管是症状还是体征。患者容易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行为干预。但有些行为习惯是错误的,不仅无济于事,反而还加重病情。甚至有些行为习惯直接导致皮肤病。病例展示1女 八岁,双手拇指甲、右手食指甲变形,表面粗糙浑浊,3年。病例展示2男 七岁,左手拇指甲食指甲缺失,2年。 病例展示3女 七岁,右手中指甲粗糙1年病例展示4男 七岁,双手指关节伸侧皮肤增厚,如指节垫样改变2年病例展示5男13岁,双手指关节伸侧皮肤增厚,如指节垫改变4年病例展示6女 八岁,双手指红斑粗糙,2年疾病简介 咬甲癖和咬指癖,严格意义上讲还只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出现甲和手指皮肤的损害,是这种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的结果。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如果不去深究孩子的行为习惯,指甲和手指皮肤的损害就比较容易误诊,治疗效果当然也就不好。上述病例的图片,都是在就诊时启发孩子,让其自觉还原这些平时比较隐蔽的行为,从而揭示病变的起因。防治建议 学龄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做作业时,由于思考、紧张甚至焦虑,容易发生咬指咬甲的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即所谓的癖。而且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家长需要留意观察,及时反复的加以阻止,直至彻底纠正。如果孩子明显偏食,可以做微量元素检测。 治疗方面,一般短暂外用抑菌护肤类药即可。只要彻底纠正不良习惯,半年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关于梅毒的检验检测,早已不止局限在患有性病或者有性行为的人群,比如手术前或有创检查前的标志物检测、特殊行业入职体检、婚前体检、人工生殖等等,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于是,这些检验报告,就很快被受检者递到医生手上。这些结果分别表示什么?是梅毒吗?严重吗?需要治疗吗?有传染性吗?. . . . . . ?梅毒临床表现的多变性和隐匿性(如没有临床症状或者临床症状消失,没有任何阳性体征的潜伏梅毒),病程的长期性,使得梅毒的诊断或排除,越来越依赖于梅毒的血清学检测。而梅毒血清学检验结果,一是变化多端,二是受干扰因素比较多,往往影响正确的解读。特别是在没有明显症状体征,在没有明确不洁性行为,没有梅毒感染者接触史等情况下,仍然检测出一定比例的梅毒血清学阳性结果。如何正确解读这些结果并给出正确的结论或指导意见,对被检测者的生理心理、个人和家庭生活、社会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医疗干预,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被检测者拿到检验结果以后,那种焦虑求助的目光,甚至非皮肤性病专业的医师所管辖的病人,检验结果出来后对我们的咨询,我都想给出比较全面的深入浅出的解答。但限于患者就诊时间的限制,或其他工作上的原因,多数情况下都很遗憾的难以做到。因此,我选择了一些没有明显症状体征、没有明确的梅毒传染史的在我科就诊的患者,结合梅毒血清学检验结果的种种异常,进行梳理和解读。希望能对有关医务工作者,甚至是没有医学知识背景而又急于了解检验结果的意义的人有所帮助。若需深入了解,可关注化验单上说梅毒——梅毒检验报告实例全解读
导语 皮肤病都要在皮肤上表现出来,不管是症状还是体征,患者容易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行为干预,但有些行为是错误的,不仅无济于事,反而还加重病情,甚至有些行为直接导致皮肤病。病例展示 男32岁,有足癣3年、甲癣1年多。骶尾部、面部相继出现红斑瘙痒三个月。疾病简介皮肤癣包括:甲癣(灰指甲)、体癣(铜钱癣)手癣(鹅掌风)、足癣(脚气)、股癣、花斑癣(汗斑)等。通常是由若干皮肤癣菌引起的浅表真菌病。浅表真菌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温暖潮湿的环境。人是易感人群,也易感染猫狗等皮毛动物。浅表真菌一旦侵蚀到人体的皮肤,就会以皮肤表面的角蛋白为营养,繁殖蔓延,并造成局部皮肤的炎症,就像草原的羊群吃草,从中间向周围散开吃,炎症向周围扩散,所以皮肤癣的临床特点是,先有小范围的红斑瘙痒,然后逐渐向外扩散,形成环形或地图状,边缘的境界更清楚,炎症更明显。错误行为认为灰指甲只是不好看,不痛不痒,长期不予治疗认为脚气可以排毒,长期不予治疗与猫狗等宠物亲密接触穿不透气的衣裤,不勤换鞋袜滥用含激素的软膏防治建议甲癣(灰指甲)是最常见的传播源,甲癣是最高效的“播种机”,因此要及时彻底的治疗。勤换鞋袜内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透气。外用抗真菌类的药物,连续治疗三周。甲癣需治疗两月以上,口服抗真菌药物,疗效更确切。
总访问量 2,485,490次
在线服务患者 6,16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