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众的健康意识愈来愈强,女性体检者主动选择乳腺彩超检查的比例愈来愈高,乳腺彩超从原来的可选项目变成了必选项目。随之而来的是拿报告时的紧张,不安,甚至恐惧。做了乳腺彩超发现乳腺结节3级,4级,还有4a,4b,4c,接着就是彻夜未眠,紧张的不得了。难道自己得了乳腺癌?乳腺结节是乳腺彩超报告最高频的词汇。今天我来解读这个神秘的结节之谜。先了解什么是乳腺结节首先要说的是:其实,乳腺结节只是一种现象,一种乳腺疾病的彩超的影响表现而并不是一个具体疾病。可以说“乳腺结节”像个筐,很多病都可以往里装,值得庆幸的是,这里面绝大部分是良性疾病。乳腺结节背后可以有,比如:乳腺囊肿等;或者是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腺病、脂肪瘤;当然还有就是最令人害怕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乳腺淋巴瘤等。首先我们看看报告单上写的高频词汇有哪些:低回声 / 形态不规则 / 钙化/……还有BI-RADS1类/ BI-RADS 3类……这些又是什么意思?我们先看表格1,大家可以根据报告中术语,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表1. 三种常见乳腺疾病影像学比较再看表2,这是另一个判断肿块良恶性的重要工具,美国放射学会(ACR)创立的BI-RADS分类评价标准。大家可以在检查报告中找找BI-RADS分类的身影,根据表2对号入座。表2. BI-RADS分类BI-RADS1类-3类良性的多发结节,理论上不用做手术,定期观察随访就可以了。一般会建议患者每3-6月复查彩超。为啥表中写的是6月,你的医生建议你3月甚至8周就复查呢?因为彩超报告BI-RADS分类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医生可能评级有一定差异。当乳腺专科医生觉得有必要时可以加强观察的力度。但如果到了4类或更高级别,必须重视该结节,完善相应的穿刺病理学活检(一般建议粗针穿刺活检)。(详见张栋林医生好大夫文章 《什么是乳腺穿刺活检?痛吗?》)案例分享下面分享一个彩超案例,病人是一个36岁女性,在其他医院门诊彩超已做,病人觉得还是不放心。来我乳腺专科门诊就诊。但看报告文字问题不大,估计3类。BI-RADS未分级。但是乳腺专科医师觉得这个病人还是需要做一下进一步的检查。随后我们做了乳腺穿刺活检,果然病理证实是乳腺恶性肿瘤。还好分期比较早,手术及时。所以当你拿到乳腺检查报告后记得找乳腺专科医师看看报告。结合最后科普一下,乳腺彩超检查没有任何辐射,没有任何辐射。彩超使用的是超声波,一种声波而已。孕妇每月胎儿体检用的就是它,绝对安全。目前我们的乳腺健康体检建议是:健康人群每年做一次乳腺的专科乳腺彩超体检。注意是健康人群。如果乳腺本身有问题的需要咨询你的乳腺专科医生。这种情况多半每年不止做一次了哈。扫描识别二维码,快速联系张栋林医生。
什么是肉芽肿乳腺炎?我们先看看百科一下。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以乳腺组织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乳腺慢性炎症,主要侵犯乳腺小叶,故也常称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该病在临床并不多见,由Kessler等在1972年最先报道,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此病常见于年轻女性,疾病病程漫长,治疗不当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的身心均易造成较大伤害;同时该病容易误诊误治或者治疗不当,导致迁延不愈。其实肉芽肿乳腺没有那么复杂,那么神秘,那么啰嗦。其实就几个特点:1、发病年龄30-39岁的女性。大部分是生育后女性。小孩5-8岁。2、病因不明。目前对肉芽肿乳腺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有1)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2)可能由于导管内的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外逸于小叶间质内,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3、非哺乳期。哺乳期乳腺炎对每个年轻妈妈都非常熟悉,特别是第一次哺乳的妈妈是常常碰到的问题。好在哺乳期乳腺炎来得快,走的也快。4、早期没有“乳腺炎”的表现。啥?乳腺炎居然没有乳腺炎的表现!大部分肉芽肿乳腺炎早期只是乳腺上出现了一个包块。很多病人以为是纤维瘤,或者乳腺癌。大部分病人会在早期会错过诊断。等包块长大或者出现发红、肿胀、疼痛、流脓才再次就诊。5、乳腺炎经久不愈。急性乳腺炎来得快做的也快。但是肉芽肿乳腺炎属于慢性乳腺炎,常常经年不愈合。6、抗炎治疗无效。肉芽肿乳腺炎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对抗生素治疗无效。只是在出现化脓破溃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诊断临床表现:平均年龄为30岁,病程较短,均在5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疼痛,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也可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发病突然或肿块突然增大,几天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初起肿块期酷似乳癌,易造成误诊误治。(我也遇到过有把乳腺癌误诊为肉芽肿乳腺炎,一直门诊治疗一年,后来院确诊乳腺癌的病例。)有人贸然行乳癌根治术,应当台上冰冻或耐心等待石蜡切片结果。当有红肿化脓时,可能误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乳腺结核,或一般细菌性脓肿,错误的切开引流。综合来看,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我们每一例肉芽肿乳腺炎都需要行粗针穿刺拿到病理诊断。不会错过肉芽肿乳腺炎,也不会把误把乳腺癌当乳腺炎治疗。很多病友担心穿刺疼痛,其实不用担心的。(详见[科普-乳腺 ]什么是乳腺穿刺活检?痛吗?)治疗简单来说目前治疗方法有1、以激素为主的药物治疗2、激素治疗后的手术治疗很多人对激素很害怕。其实是我们对激素的误解。我们人体时刻处在激素的世界里。在疾病的治疗中,我们既要避免过分依赖糖皮质激素,又要避免完全拒绝糖皮质激素,恰到好处地配合正规医院医生建议,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才是科学和严谨的态度。从我们大量实际病案来看,正规科学的使用激素,可以很好的避免激素的副作用。大多数病人都没有出现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同时缩短了疾病的治疗时间,大量的保留了残留乳腺组织,很好的保护了乳腺皮肤。最大可能的保留乳腺之美。避免了慢性乳腺炎经久不愈的厄运,避免了毁乳病例的出现。案例展示联系张栋林医师穿刺活检,请识别好大夫二维码
2017年美国癌症报告表明,过去二十年间,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其中,癌症筛查的推广功不可没。美国过去半个世纪宫颈癌死亡率一路下降,成效亦得益于Pap和HPV检查的普及。那么,筛查是否对所有癌症都有用呢?当然不是。每个癌症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1、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癌症筛查所谓「筛查」,是指在有症状之前进行体检,以期发现某种疾病。在美国,一种检查方法用于临床癌症筛查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点:有效性及特异性,可以相对灵敏地发现某种癌症以及癌前病变安全性,没有明显副作用可操作性,经济方便,可以用于大量人群的筛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几年研究数据的支持,如何解读筛查结果,制定筛查频率,以及治疗方法。所有这些都需要定期回顾,及时调整。2、哪些癌症有明确的筛查方法呢?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推荐遵循USPSTF制定的指南。什么是USPSTF?即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这是一个成立于1984年的独立组织,由全美知名的疾病预防和循证医学专家组成,主要提供疾病预防筛查方面的指导。1998年经国会授权,由美国医疗研究和质控部门接管。每年向国会报告,除了推荐疾病筛查指南之外,还汇报发现的疾病预防服务中的漏洞,并且建议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以下4种癌症,CDC和USPSTF有明确的筛查指南。1.乳腺癌(1)适用人群20岁到40岁的有普通风险的女性,每1年做一次乳房彩超。40岁到60岁的有普通风险的女性,每1年做一次乳房彩超和乳房钼靶检查。。6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1年做一次乳房彩超每2年做一次钼靶检查。。(2)筛查手段彩超:这时最经济实惠的检查。不但能早期发现乳腺肿瘤,还没有辐射。X线造影(mammography):研究已经证明常规的X线造影可以降低死于乳腺癌的风险。但是有一定辐射,对年轻中国女性不能发现早期乳腺癌。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一般跟X线造影一起使用。因为有些时候MRI会有一些假阳性,所以只适用于高风险的人群。适合排除乳腺癌。2.宫颈癌(1)适用人群21岁到65岁的女性。(2)筛查手段宫颈涂片(Pap smear)和HPV检测。这2项筛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干预,阻断癌症的发展。3、肺癌(1)适用人群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重度吸烟史(有具体标准)现在仍在吸烟或者是在过去15年内戒烟55岁到80岁之间(2)筛查手段低剂量螺旋CT(3)肺癌的筛查有更为严格的控制,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因素:筛查可能会有假阳性,也就是说一个本身并没有癌症的人被诊断为患有癌症有可能引起过度诊断进而导致过度治疗重复多次的低剂量CT有可能导致健康人患癌(4)说一百遍最好的降低肺癌风险的方法不是筛查,而是戒烟并且避免二手烟。肺癌筛查绝对不能代替戒烟。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美国肺癌死亡率的下降,跟60年代开始的控烟运动、公开场合全面禁烟、提高烟草税等努力密切相关。如果你不在乎自己,那是否能够做到不给你的孩子制造二手烟?4、结直肠癌几乎所有的结肠癌都是从癌前病变经历十几年发展而来的。筛查主要是发现并去除这些癌前病变,进而阻断可能的癌症。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也很好。(1)适用人群常规的筛查从50岁开始,不分男女。筛查对预防结肠癌至关重要。推荐所有50岁到75岁的人群接受筛查。76到85岁,跟自己的医生商量。以下人群建议在50岁之前就开始筛查:自己或者直系亲属有过息肉或者是结肠癌患有炎性肠道疾病,比如说溃疡性肠炎或者克罗氏肠炎患有APC或者HNPCC综合症(2)筛查手段多种筛查方法,肠镜大约每10年做一次。5、其他癌症对于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虽然有一些检查方法,但是,目前的检查手段并不能灵敏特异地早期诊断,也不能有效地降低这些癌症导致的死亡率,所以不推荐作为医疗常规。其它没提到的癌症更是连可行的检查方法都没有,更别提有效的早期筛查了。3.结束语1.癌症筛查,因癌而异,因人而异。有些癌症(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结直肠癌)可以有效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而且效果不容置疑。更多的癌症,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2.美国对各个癌症筛查有明确的指南和管理,医生在遵循指南的大前提下,结合每个病人的情况有所调整,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3.癌症筛查无疑是诱人的朝阳行业,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南和严格的管理,也不可避免地会沦为混乱的菜市场。内容来自网络,乳腺部分修正。
总访问量 640,262次
在线服务患者 1,855位
科普文章 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