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现收录科室医生2名,现已有1位医生开通了在线问诊服务,累计帮助了3位患者,获得1次患者好评。 海南省中医院脾胃肝病科创建于2001年,整体实力雄厚,专科临床规模、中医医疗特色、技术实力、科学研究等方面已居省内同类专业前茅。20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十一五国家肝病重点专科”协作单位。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十二五国家肝病重点专科”。 科室以国家名老中医罗凌介主任中医师为学术带头人,杨永和担任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施维群教授为特聘专家。肝病专科共设有2个专科门诊,兼脂肪肝联合门诊,1个专科病房,病房床位数51张,中医综合治疗室1间、重点专科研究室1间、名老中医工作室2间、Fibroscan502检测室1间、办公室2间。专科共有各级职称医生20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职称8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5人,在职硕士3人。 该科一直坚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施治,按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执行中医临床路径,继承并发扬罗凌介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在中医治疗肝病、脾胃病,以及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方面疗效突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癌及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慢性肠炎、急慢性胰腺炎、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胆石症等诸多疾病有很好疗效。另外,该科广泛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包括生物性息肝病治疗仪、中药热奄包、中药穴位敷贴、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穴位注射、中药沐足、耳穴等),并研制多种院内制剂,临床应用疗效明显。医疗设备方面,该科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配备齐全,目前除了前期开展的肝炎病毒DNA的检测、B超、腹部CT、MR、肝穿刺活检、胃肠镜、14C呼气试验外,科室还开展了已开展人工肝技术、瞬时弹性纤维测定技术、C13呼气试验,为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疑难危重肝病的诊治提供了有效临床评估和医疗技术支持。 该科与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建立了医疗、学术、科研协助关系,并开展科研项目协作、人才交流培养及学术会议交流等活动。科室承担及参与国家、省级科研5项,主持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发表论著1部,参与书籍编写2部。每年举办省级及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10月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中管局审批建立的“罗凌介名老中医工作室”考核。聘请浙江省名中医施维群教授不定期查房、讲座、指导临床工作。科室自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十二五国家肝病重点专科”以来,得到了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医院的大力支持,在人才队伍、医疗水平、服务能力、科研教学都取得了极大的提升,已成为海南省中医肝病建设的领军医疗团队,相信将来也会为进一步开展肝病的中医特色治疗及科学研究掀开新的篇章,为广大肝病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显效、稳定、经济”的中医特色治疗,发挥中医治疗肝病、脾胃病的优势特长。 主要技术:C14呼气试验、肝脏穿刺术、常规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以及内镜下止血、组织活检、息肉肿瘤切除、异物取出、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治疗等等。 新技术: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救治重型肝炎、肝衰竭等危重患者;瞬时弹性纤维测定仪(Fibroscan502):行肝脏储备功能测定,能早期、无痛、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脂肪变程度;C13呼气试验:比C14更方便、放射性更低,更适合儿童、孕妇。 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生物性息肝病治疗仪、中药热奄包、中药穴位敷贴、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穴位注射、中药沐足、耳穴等。 主治病种: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癌及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慢性肠炎、急慢性胰腺炎、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胆石症、习惯性便秘等常见肝胆胆脾胰及胃肠疾病。 优势病种:肝着(慢性乙型肝炎)、鼓胀(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癖(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