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酒精依赖的患者?
1、想酒(大多数的病人不承认,认为自己意志力不坚强,病人经常梦见自己喝酒,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非常严重的病人,昏迷,护士发药这个病人说“我喝了这杯,你也来杯白的”,老婆都不认识了,还能想到喝酒。有的病人难受的时候,只要酒精棉球擦一擦,闻一闻就觉得塌实了。一但成为酒依赖,想酒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一旦形成了依赖,终身都是依赖。)2、耐受性的增加。就是酒量的逐渐增加,啤酒喝着喝着,换成白酒,半斤变一斤。安眠药从未使用过,半片就睡好长时间,但是有些病人一晚上吃100到200片安眠药。酒量增加是一个问题,有些人酒量下来了,我们理解是躯体出问题了,肝脏不好。最后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喝难受,另一个方面是喝酒也难受。3、控制能力受损:(一开始喝酒不注意,后来家人管自己,就会藏酒,偷偷饮酒。包括藏安眠药,有些药瘾的病人全身都藏安眠药。因为这会和家人冲突。原来是我拿酒,现在是酒拿我。一杯太多,千杯不少。一旦喝酒就打不住了,一定要喝醉为止。这个是疾病问题,我们不能与疾病斗好。)4、戒断(躯体的依赖,停酒1到2周内手抖的很厉害,因为身体内没有酒,严重的有昏迷的,可以死的。安眠药会出现癫痫的发作。酒也是一样。只要不喝酒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严重的问题。一个常见的现象“晨饮”早上起来就喝酒。因为一夜没喝酒,身体内缺酒了。有些病人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酒)。5、放弃其他的活动。(孤独的问题。自己觉得自己这么没用很丢脸,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躲在家里偷偷喝。干什么都离不开酒,停酒就手抖,最后拉电灯泡都是老婆在干)6、知道有问题,还继续喝。(本不想这样样子,整个身体状况,继续喝下去肯定有问题,我们很想戒,但是戒不掉)总共六条,够三条就诊断。本文系赵志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赵志强 主治医师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科6515人已读 - 父母教育
父母“息”火的关键点 原创?高蓉?心理咨询师高蓉??8月27日 早晨出门,总是很赶,不免时时发出催促。我已经做好出门准备,只等娃自己穿好衣服。娃还在悠闲的拿着裤子甩来甩去。我语调有点躁:“快穿啊,你! 来不及了!”娃声音很大且带点喊:“妈,你不要再说了!”我震了一下,四岁半的娃已经能清晰的分辨出我语气的成分,也感到了不耐烦,TA在制止我。我闭上了嘴巴,不再说什么,在旁边等待娃,娃自己穿好裤子,我把T恤递给娃,娃摇摇头,指了指另一件T恤,我没有阻止,娃自己套上想穿的T恤,并穿好了袜与鞋。不到三分钟的功夫,我们顺利出门。我很确定这是我闭上嘴巴所带来的效果。我脑海冒出一个可能演变成风波的场景:当孩子对父母说:“你,不要再说了!”父母非但没有闭上嘴,而是,更大声的嚷嚷道:“(⊙o⊙)啥?还嫌我说多了?你不快点我会催吗?你就是磨叽,是因为你慢,我才说,你快,我就不说了,快点!”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先设想一下:你是孩子,你听到这些话,你会感到什么?愤怒委屈都有吧?因为原本想阻止父母的情绪反被指责,被批评,“都是你不好,都怪你,我才说的。”孩子的意愿不仅没有被听见,又被激出更多的情绪,可能开始哭闹,拒绝穿衣服,父母的火持续升温,场面可能失控,哭闹的娃,暴怒的父母……。 ? ?这样的场景谁都不想有,但时有发生。 此处重要的关键点是,父母催孩子时忽略了自己的唠叨与焦躁。而这些情绪被孩子捉到了,直接抛回给父母。孩子喊:“你,不要再说了!”就差直接说:“你唠唠叨叨,太烦了!” 我当时的反应震了一下,因为我感到了我颜面的脆弱性……。常见的版本:父母为了挽回那被挑战的自恋(父母的权威感),瞬间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用力证明我没错,是你错了。情绪燃爆,非把孩子收拾蔫吧不可。幸运的是,我在此刻过了一下脑子,先咽口气,再长出一口气。心中默想,“孩子说的对,我确实唠叨的有点烦。”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情绪后,那燃起的火苗就平息了。这时,我们才有机会一起面对此刻的任务,孩子制止我,同时也在表达,“不要催我,我知道,我要干什么!” 把孩子当成老师一样尊重,他们时刻指导着我们,如何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对待他们。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在人生路上才有能力教会别人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对待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看看自己真实的模样。父母需要有勇气承认镜子里面的自己,有糟糕的情绪、令人失望的、不足的地方。这不仅很有挑战性,而且非常有建设性,还为孩子树立榜样,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都是不完美的。如果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可能会时时刻刻为维系一个虚假的完美的权威形象而不惜一切代价。就像白雪公主里的继母一样,唯一的目的是保住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位置。一定要以“我是好的,我是对的”为前提,就很难倾听并尊重孩子,失去了与孩子一起协调解决问题的机会。 总结一下: 最重要息火点是,有勇气通过孩子的这面镜子看见并接纳真实的自己。
傅岳文 副主任医师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 小儿心理科314人已读 -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可见多种心理障碍,具体包括: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言语、认知、运动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上述任一方面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或者精神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发育障碍,孤独症,学习障碍,语音障碍,口吃等。 个性发展问题 良好的个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如果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孩子容易形成个性发展的异常,如:自信心不足、自私、缺乏合作能力等。 情绪行为障碍 情绪行为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分离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癔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选择性缄默等。 睡眠和进食障碍 儿童青少年易于出现睡眠及饮食方面的问题,如:失眠,夜惊,梦魇,睡行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等。 其他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也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对患儿的社会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傅岳文 副主任医师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 小儿心理科2308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双向情感障碍 身体无力上学困难想就诊看看调整药,诊断一下病情,悄绪不是太稳... 医生根据情况看需不需要进行药物调整。总交流次数2已给处置建议
- 双向情感障碍 早晨起不来,不能正常上课,白天有无力感情绪忽高忽低。晚上有点... 想让医生给调一下合适的药。到医院去看一看住院。治疗一下。总交流次数2已给处置建议
- 多动症?孤独症? 孩子3岁时候开始出现摆动手、来回跑的怪动作。有时候拿着东西摆... 请问医生他这症状是心里因素引起的吗?是孤独症还是什么的?总交流次数8已给处置建议
-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医生您好,我孩子的情况是这样的:
基本情况:男孩,6岁半,上... 请问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才能有效的帮助到他总交流次数10已给处置建议
- 老年痴呆伴头疼,右手抖,左手麻木 五年前突发纯粹一个人都不认识,后经过住院治疗好转,但每当头受... 想咨询一下怎么治疗如何控制病情或者减轻症状总交流次数26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46名
总访问量 289,012次
在线服务患者 74位
科普文章 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