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水平
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主任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志红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许迪威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修林
主任医师
3.4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家军
副主任医师
3.4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叶红
副主任医师
3.4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唐浩
副主任医师
3.4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轲
副主任医师
3.4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韦松
主治医师
3.4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乔云兰
主治医师
3.4
何承
医师
3.3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来玲
医师
3.3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田田
医师
3.3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周卉
医师
3.3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浩
3.3
帮助我们认识和学习微小肺癌的最新影像进展。 1,肺部小结节为什么难鉴别 目前常用新手段:低剂量CT筛查 优点: 射线剂量仅0.06mSv=3张胸片的X线剂量,Ia期肺癌的发现率从35.1%提高至93.0% 。那么新的问题就出现了:临床会发现更多肺内微小结节! 结节特点:数量较多、大小不一、新旧交替、种类复杂、多无特征、良恶不明。 诊断新难点:既不能对肺微小结节长期姑息,不断随访,不做定性,这可能耽误最佳治疗窗;也不能在没有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对肺微小结节进行不必要的手术,令患者白挨一刀,走冤枉路。尤其是1厘米以下的微小结节,更是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 因此有效地快速明确肺微小结节良恶性,尽早切除恶性结节,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这是肺微小结节诊断治疗的关键。 Fig1. 两难之境中的医患双方 2.早期微小肺癌的最新定义 Fig2.早期微小肺癌 注意:1.微小肺癌d
癌痛患者的止痛药,到底该怎么吃? 止痛药必须按时吃吗? 像高血压和糖尿病这种慢性病的患者都知道要按时服药才能控制好血压、血糖;癌痛也是一样的,它也是24小时持续存在的,按时吃药才能让患者身体里的药物浓度稳定,从而很好地控制疼痛。如果总是打乱规律,让药物的浓度忽高忽低,形成疼痛的恶性循环,后期甚至会出现用更大的剂量都控制不住疼痛的现象,所以癌痛患者一定要按时吃药,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 出现爆发痛要忍着等到下次吃药的时间吗? 癌症患者的疼痛类型各种各样,有爆发痛是很正常的,所谓爆发痛就是患者在原本稳定、持续的疼痛基础上出现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如果出现了,不需要忍痛,及时求助医生,只要医生做出诊断,会按患者的病情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即释片(短效的吗啡片),服用后15分钟就能起效,60分钟达峰值。 如果患者总是出现爆发痛,说明患者一直按时吃的止痛药已经不能有效镇痛了,需要联系医生进行调整。 如果患者主要是晚上疼,可以改成晚上吃药吗? 我认为是可以酌情考虑的。但任何剂量的调整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服用止痛药的同时患者可以服用其他药物吗? 止痛药和其他药物是可以同时用的,但是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不要手里拿一把药一起吃下去,因为很多药物之间有相互反应,甚至会产生一些毒性,建议患者服用多种药物时,每种的服药时间间隔开半小时。 止痛药是否能和安眠药同时服用? 可以,合理使用时,两种药物能起到1+1>2的效果。比如有的患者晚上失眠辗转反侧,这时对疼痛感受也更敏感,与其加大镇痛药物的剂量,不如稍微加一点安定镇静的药物,也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进入睡眠状态。 患者可以自己加大剂量控制疼痛吗? 如果疼痛控制不住了,加大药物剂量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增加药物的量是原来基础用药的20%,比如患者原来一天吃100mg吗啡(一天吃2次药,一顿就是吃50mg),加药是加20%的药量,也就是20mg,所以现在患者一顿吃 60mg吗啡,一天一共吃120mg。 如果患者加过两次药还是不管用,那一定要咨询医生,是不是有新的问题出现了,是病情加重了?还是出现了其他症状,需要辅助用药?如果只是一味加药,不仅疼痛没有控制好,副反应还越来越重,这就得不偿失了。 患者忘记按时服用药物怎么处理? 如果患者这顿药忘了吃,忘了吃的那顿就不用专门去补了,如果出现爆发痛就按爆发痛处理,以后的药按时吃就好。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有很好的习惯,会把用药的时间、效果、吃药后的副反应都详细记录下来,这样来就诊时,医生就能迅速地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患者可以自己停药吗?有什么后果? 患者擅自停药,会引起突然的撤药反应,比如大汗淋漓、疼痛加剧等,这会让患者非常难受。如果患者觉得疼痛控制得很好,医生会帮助您逐渐减量、停药。比如您现在吃的是100 mg的吗啡,就先减20%~30%,也就是变成一天吃70~80 mg吗啡,减药后还需要观察1~3天,如果患者的疼痛又出现了,就说明还不能减,如果减药以后疼痛依然控制得很好,再进行下一轮20%~30%的递减,以此类推,直到患者可以停药。 这些止痛药都能在药店和医院买到吗?家属能代开吗? 常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在药店是可以买到的,但其他的药有很多都是管制药品,普通药店是不能买的,必须到医院来开。很多晚期病人活动不便,家属只要拿着有效证件到医院办理一个毒麻药品管理卡,就可以代开。外地患者担心回去以后买不到药怎么办?一般来说,各地的三甲医院药品配备都比较完善,如果实在没有,也可以从邻近的三甲医院进行处方购药,不必非到北京来开药。 药物治疗的费用是多少呢?医保可以报销吗? 根据剂量不同,药品的费用也不太一样,一个患者每天使用小剂量吗啡或羟考酮的费用一般在20~40元左右,小剂量芬太尼贴剂一天的费用一般是25元左右,医保都可以报销。 药物止痛,能达到“理想”效果吗? 吃药时间长了,药效会不会越来越差?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任何药物吃久了都会让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效果变差,一般会在用药后几个月发生,所以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逐步按需增加剂量,不要为了止痛一下子大剂量使用药物或者盲目使用针剂。 真的出现药物“不管用”的现象时,如果患者本来服用的剂量比较小,医生会增加20%左右的药量,看是否能继续有效镇痛,或者增加一些辅助用药。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管用,医生就会给患者换其他药。 怎样用药可以避免药物“不管用”? 为了避免药物“不管用”这样的情况发生,用药的时候都是从比较弱的药、从小剂量开始用起,很多患者癌症病情进展可能比较快,用一段时间弱的药物就可能会出 现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这时医生还能及时转成强效的药物。如果抗瘤治疗有效,病人恢复得好,疼痛评分下降了,也可以相应地减药,或者从强阿片类药物换回弱阿片类药物。 长期吃止痛药,有什么副作用? 吃非甾体类消炎药有啥副作用?患者该怎么办? 非甾体消炎药可以直接作用于胃肠道,所以会破坏胃肠道黏膜,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出现胃出血,所以有胃溃疡 病史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有的非甾体类消炎药(比如塞来昔布),没有胃肠道的反应,但它的副作用是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此外,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 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 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胃部的不适,就要赶紧停用,一旦出现了胃出血,要按照消化道出血的病情来进行止血处理,或者加用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做补救。 吃阿片类药物有什么不良反应?患者该怎么办?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等。 便秘的发生率是最高的,大概有80%以上,而且很多肿瘤患者本身因为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胃肠道功能已经较弱,再加上阿片类 药物的副作用,便秘可能会更加严重。为了缓解便秘,患者自己要适当地多下地活动,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水果蔬菜,再配合使用一些缓泻剂,比如番泻叶、乳果糖等。 第二类不良反应就是恶心呕吐,刚开始使用药物的患者中大概有60%会出现恶心呕吐的反应。但是阿片类药物造成的恶心呕吐不是 损伤胃肠道引起的,它是由于阿片类药物在大脑的呕吐中枢也有一个“接收器”,药物起效后,除了镇痛还会启动呕吐中枢,如果患者能够在开始服药的前两周克服 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后面就会逐渐适应。必要时可加用胃复安、昂丹司琼等止吐药。 阿片药物的不良反应最严重的就是药物中毒了,阿片中毒是什么反应?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的现象:呼吸的次数慢慢变少, 呼吸变浅,呼气和吸气的量都变少,这时如果发现了就该及时处理,如果再严重就会出现针尖样瞳孔(就是患者的瞳孔一下子急剧缩小),需要紧急减药、停药。 还有很少量的病人会出现尿潴留的现象,就是膀胱内充满了尿液但是尿不出来,这种情况可进行膀胱区的热敷、针灸等治疗。 服用药物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还有其他影响吗? 由于常用的这些药物都是中枢神经的抑制剂,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服药后会出现神智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嗜睡的症状。所以这部分患者一定不要开车或者做一些比较精细的工作。 另外想提醒患者的是,本身得了肿瘤的病人就不建议再抽烟喝酒,如果使用了镇痛类药物,饮酒会导致肝酶功能的下降,影响药物的代谢,会让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所以用药的癌痛患者尽量不要抽烟喝酒。 本文获“好大夫在线”授权转载,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好大夫在线网站。
以上资料是肺癌的治疗方法,可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检查,治疗,也可参加临床研究来选择药物治疗,临床研究你了解了吗?
总访问量 1,069,665次
在线服务患者 1,560位
科普文章 21篇
领导风采